答案是什么呢?为便于理解,我们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给此书做的推荐语作为回答。
张瑞敏从“动静平衡”角度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城市结构的生态圈,可形成与外界交互的动态平衡,而企业成了有围墙的花园,属静态平衡。
不过,一个问题是,城市虽然不会死,但活力状态千差万别;企业虽然最终会走向衰亡,但如何活得更久也是各家的思考命题!
现在机会来了,城市和企业都可以融入国家大力推进的都市圈,形成一个有机互联的命运共同体,使得相关方活得更有活力、活得更久,变成一种极大的可能!
但在进行一种深刻的变革、推进这种可能性时,往往不会一帆风顺,或者说是有代价的。什么条件呢?
在和讯房产《经济学家聚焦都市圈》栏目里,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对此也给出了他思考的答案。
他说,比如,打破原有行政格局,在基层是一场很大的变革,往往会使得很多既得利益者利益受损。再比如,在防范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下,建设都市圈所需要的资金如何筹集,对地方政府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这些都是需要“破解”的难题。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现任北京(楼盘)市发发改委价格专家成员、中国金融40人论坛青年学者、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室特聘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楼盘)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外聘讲师。媒体职务包括和讯经济学家智库成员、腾讯财经证券研究院智库成员、新浪意见领袖、财新网专栏作家、央视特邀评论员。
曾任民生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民生证券大类资产配置委员会委员,佑瑞持投资研究部负责人,研究兴趣为利率,货币银行、金融监管与大类资产配置,曾多次受邀参与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政策和学术研讨,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发表市场评论文章共百余篇,已出版的专著有《城投再来》、《透视银行理财的运行内幕》、《大资管时代》。
1
目前全国共有34个中心城市都市圈,其总面积占全国的24.0%、总人口占59.0%、GDP占77.8%,都市圈将是未来我国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现代化都市圈具备雏形;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不过,李奇霖认为,都市圈形成相对成熟的格局,也有可能会提前。与此同时,力是相互作用的,都市圈的相对成熟也会反作用于经济。李奇霖给出的一个数据支撑是,2018年全国的都市圈或都市连绵圈GDP占全国总量的77.8%,未来随着都市圈建设进程的加快,这一占比会进一步上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而从城市的角度来说,以都市圈发展为导向,能够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以中心城市为基础,不同层级的城市根据地理位置、资源、人口等因素协同发展,形成经济规模化,能够降低各类成本,产业集聚的现象也更加明显。都市圈建设还能减小区域内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提升区域和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李奇霖还举了一个身边的例子来阐释,虽然都市圈这个概念听起来有点遥远,但其实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普通人的生活了。
“以北京和天津(楼盘)为例,早晚高峰的时候,北京南站每10分钟左右就有一趟开往天津的高铁,只需半个小时就可到达。从北京市中心出发,去京郊所需的时间都要比去天津更长,现在还有不少在北京上班而居住在天津的人。城市圈的建设,给了人们很多新的选择,这是以前很难想象的事情。”
李奇霖说,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城市的京津冀都市圈,虽然与纽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等国际成熟的都市圈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但对于生活在首都都市圈里的人来说,出行已经很方便了。
2
改革往往伴随的是阵痛期。
那么,都市圈建设的阵痛是什么呢?
从行政区域打破重组角度出发,李奇霖解释称,都市圈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这将原有的行政区划打破重组。
要实现人才、资金等要素在都市圈内畅通无阻的流动,不只是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都市圈公路和轨道交通网这么简单。它还需要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消除区域间户籍壁垒、技术障碍、跨区域金融服务的限制、市场准入标准不一致,推进公共服务共享和城乡融合发展。
由此,伴随的问题是,打破原有行政格局,在基层是一场很大的变革,会使得很多既得利益者利益受损。
也就是说,行政区域内变革主体,面临的一方面是利益受损,另一方面是压在头上的改革任务。根据国家发改委指导意见的要求,到2022年需取得明显进展,这是个时间很紧的考验。所以,考验变革主体的权衡术能力的时刻到了。
层层深入,往往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就离下一个问题不远了。李奇霖指出,都市圈建设的另一个触及地方政府神经的是,在防范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下,建设都市圈所需要的资金如何筹集,对地方政府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恐怕都市圈的建设挑战,还远不止如此。比如,都市圈内城市发展水平较低且不均衡、内部联系不紧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弱、超大特大城市人口资源过于集中等。
基于此,李奇霖认为,都市圈建设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工程,是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依然有诸多需要探索的地方,不宜操之过急,政府部门要讲求技巧和方法,防止过犹不及。
既然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如何来破解呢?
李奇霖建议,可以参考美日英等发达国家成熟都市圈建设经验,成立专门机构来指导、协调、解决都市圈内跨行政区建设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规划、环境因素、建设资金保障等,将有助于加快都市圈的建设进程。
采访实录如下:
和讯:如今,包括两会期间,大家都在热议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都市圈建设,您在关注什么点?
李奇霖:两会期间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和城市圈建设的讨论比较多,我重点关注它对城镇化的影响。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在政策层面明确了都市圈的概念和都市圈建设的方式方法。都市圈是指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十三五”规划都明确提出,要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结合都市圈的概念,未来的城镇化格局,会呈现出“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空间辐射链条。
未来城镇化将继续推进。2018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4%,分别比上一年提升了1.1%、1.0%。这一水平已经非常接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的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的目标。但从全球来看,主要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都在80%以上,日本更是达到了90%,相比之下中国城镇化率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但由于发展路径和发展阶段不同,不可盲目将中国的城镇化率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国务院某参事曾预测,我国城镇化峰值在65%-70%,目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
在这个阶段,城镇化的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而都市圈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一环。城市圈内部通过产业的分配,形成协同效应,发挥各自优势,有助于解决就业等问题,提高城市化的质量。
和讯:都市圈建设是缓解城市病的“良药”?
李奇霖:当下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形势。推动中国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和后发优势正逐渐减弱,经济转型的阵痛凸显,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各部门债务负担较高,而新动能不足,难以对冲传统增长动能的放缓。外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如何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都市圈建设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大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乡镇紧密结合,将更大程度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缓解大城市病。同时,还能带动投资增长和消费潜力释放,从而加快强大国内市场的形成。
除此之外,都市圈建设还能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都市圈建设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将周边中小城镇纳入发展轨道,内部职能分工明确,交通便捷,联系密切,对于推动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以及乡村振兴都有重要意义。
建设都市圈是未来的趋势,将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一大利器。
2018年全国的都市圈或都市连绵圈GDP占全国总量的77.8%,未来随着都市圈建设进程的加快,这一占比会进一步上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以都市圈发展为导向,能够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逻辑在于,以中心城市为基础,不同层级的城市根据地理位置、资源、人口等因素协同发展,形成经济规模化,能够降低各类成本,产业集聚的现象也更加明显。都市圈建设还能减小区域内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提升区域和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和讯:改革往往伴随的是阵痛,谁会挨疼?
李奇霖:都市圈建设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工程,是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依然有诸多需要探索的地方,不宜操之过急,政府部门要讲求技巧和方法,防止过犹不及。
目前所面临问题,比较突出的有发展水平较低且不均衡、内部联系不紧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弱、超大特大城市人口资源过于集中等。
都市圈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这将原有的行政区划打破重组。要实现人才、资金等要素在都市圈内畅通无阻的流动,不只是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都市圈公路和轨道交通网这么简单。它还需要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消除区域间户籍壁垒、技术障碍、跨区域金融服务的限制、市场准入标准不一致,推进公共服务共享和城乡融合发展。
打破原有行政格局,在基层是一场很大的变革,会使得很多既得利益者利益受损。
根据国家发改委指导意见的要求,到2022年需取得明显进展,这是个时间很紧的考验。
在防范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下,建设都市圈所需要的资金如何筹集,对地方政府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和讯: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上述提到的这种可能的冲突么?
李奇霖:可以参考美日英等发达国家成熟都市圈建设经验,成立专门机构来指导、协调、解决都市圈内跨行政区建设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规划、环境因素、建设资金保障等,将有助于加快都市圈的建设进程。
和讯:其实,听起来都市圈概念离我们很遥远?
李奇霖:虽然都市圈这个概念听起来有点遥远,但其实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普通人的生活了。比如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城市的首都都市圈,虽然与纽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等国际上成熟的都市圈相比仍有不小大差距,但对于生活在首都都市圈里的人来说,出行已经很方便了。
以北京和天津为例,早晚高峰的时候北京南站每10分钟左右就有一趟开往天津的高铁,只需半个小时就可以到。从北京市中心出发,去京郊所需的时间都要比去天津更长,现在还有不少在北京上班而居住在天津的人。城市圈的建设,给了人们很多新的选择,这是以前很难想象的事情。
和讯:您认为到什么时间都市圈建设会呈现一个相对成熟的状态?成熟到我们习惯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还在热议它?
李奇霖:根据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18》,未来中国将逐步形成“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统筹发展的总体战略格局和全尺度空间组合链条。交通更加便捷、户籍更加宽松的都市圈内,人口自由流动更加便利,未来将从城市中心区向周边流动,城市功能区的分布更加合理。
目前全国共有34个中心城市都市圈,其总面积占全国的24.0%、总人口占59.0%、GDP占77.8%,都市圈将是未来我国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现代化都市圈具备雏形;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都市圈建设固然能够创造增长点,但也要靠经济的发展来推动,因为需要相应的产业政策配合,而产业政策与当时的经济环境有较大关系。考虑到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与所处的外部环境,我认为到2035年都市圈建设可能会形成相对成熟的格局。
和讯:城市,企业,和人之间的关系,在成熟的都市圈中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面貌?
李奇霖:目前世界公认的成熟都市圈有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而在国内,东部地区都市圈发展,相对要比中西部地区的更为成熟。通过比较、分析和借鉴世界上成熟都市圈的经验,同时结合中国自身发展的特点,有助于更好推进都市圈的建设进程。
成熟的都市圈内部,以多层次的互联互通为基础:
首先,在城市方面,需要有发达且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拥有快捷的交通运输系统,并且应该预留足够的承载力,以满足各类企业的扩张与发展,人口的增长与迁入。
在城市功能分区上,应该构建多核心城市,而不是仅仅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单一中心、一级集中的结构,应该从单中心转变为多中心、有层次、保持梯度发展的网状结构。
其次,在企业方面,可以根据企业规模、产业结构、吸纳就业人口能力等方面因素,在都市圈内合理布局、优化结构。越来越多大规模企业将总部留在核心城市,而将非核心部门和生产部门等,根据实际情况分布在中心城市之外的各层级城市。
最后,在人口方面,随着一级核心城市人口密集度越来越大,人口应逐步向各非中心城市迁移。以北京为例,可以看到人口正从六个主城区向三个新城迁移的趋势,以达到人口与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
和讯:您认为,如何理解都市圈建设和中国城市更新的机会?各行各业如何提前布局,挖掘机会?
李奇霖:大力发展都市圈确实是打造中国城市新格局的一个很好的起点,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是都市圈并不能盲目发展,如何把握住这个机会使得中国经济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继续完善都市圈内中心城市和次级中心城市的基础配套设施,做好交通运输规划建设,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交通运输系统,既要解决都市圈中心城市“城市病”的问题,又要给新城未来的交通发展预留出足够的空间。
第二,尽力避免都市圈内中心城市“摊大饼”式发展,打破单一大城市作为唯一核心的格局,建立多中心的分散结构,形成中心城市、次级中心城市、卫星城市的有层次的发展网络。同时,在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找准各区域市场的分工与定位,从而满足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
第三,建设都市圈应在发展之初就做好规划,必要时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都市圈的整个发展过程进行规划,并在后续定时追踪进度,从总体上把握好发展半径。因建设都市圈需要多年的铺垫和积累,不是短短几年就可以实现的,规划时在建设进度上应该合理、科学。
第四,落实中心城市的户籍制度与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以此来培养并留住高端人才。
建设都市圈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因此首先会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都市圈建设还提出了便利人口流动、产业协调升级、生态环境共同治理等要求,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它是一个综合复杂工程,各行各业都能在其中发现机遇,也是大势所趋,尽早研究、提前布局,能够更好抓住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