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都挺好”的背后,这些复古的买房模式被揭露

2019-03-16 10:12:18 和讯名家  真叫卢俊
 
 
 
  我们聊房子,其实很多时候聊的是房子本身,房子的金融投资属性。

  更关注涨价,而不是更关注是否幸福,讽刺的是,仿佛幸福这个最重要的东西,是最可以被忽略的。

  因为太多人,认为面子比什么都重要,无论你是否承认。

  就像由一众戏骨担纲的电视剧《都挺好》,跟你铺展开来一户普通中国家庭的生命脉络,屋檐下的冷暖嘴脸,家人间的隐痛伤害。

看上去都挺好,其实一点都不好,每个人都为了维持住所谓的
看上去都挺好,其实一点都不好,每个人都为了维持住所谓的
“面子”。

  而开播18集,我看到了房子背后的东西,读出了三种不同的买房态度。

  苏家三兄妹,好面虚荣的老大,啃老自私的老二,独立自强的三女儿,故事的所有平衡,都从苏母去世为转折点,分崩离析……

  01

  不能丢脸,面子最大

  这是老大苏明哲的买房态度。

  作为家中长子,明哲可以说是榜样一样的存在,清华毕业后,又念了斯坦福硕士,在美国定居住着人人欣羡的大宅子。

  街坊邻居说起来,这可是苏家光耀门楣的事情。这得多大面子啊!

  所以明哲内心也觉得自己是苏家门面,丢什么都不能丢了面子,哪怕在失业后,也要表面上要担当起老大的角色,为父母操心,关爱弟弟妹妹。

  为了扮演好这个老大长子的角色,不惜与自己妻子闹矛盾委屈自己的小家庭。

  三妹为他找到了年薪12万美元的工作,他就开始沾沾自喜,觉得自己了不起,要为失去老伴的父亲买房,还是带保姆的三居室。

无论自己是否有能力,都大包大揽,没有本事还要硬上,就因为面子最重要。
无论自己是否有能力,都大包大揽,没有本事还要硬上,就因为面子最重要。

  你的亲戚朋友中,总会有这样的角色。

  买房的时候都要充大头,哪怕听到价格心里一惊开始滴血,表面上还要装作云淡风轻,不能露出破绽。

“都挺好”的背后,这些复古的买房模式被揭露
失业的事情,也要隐瞒亲妹妹,后来还是妹妹为她介绍了年薪12万美金的工作,还逞能执意要为苏父买一套大三居:
  失业的事情,也要隐瞒亲妹妹,后来还是妹妹为她介绍了年薪12万美金的工作,还逞能执意要为苏父买一套大三居:

这种买房态度是典型的好面子爱虚荣,打肿脸充胖子,无论行不行,都说行。
  这种买房态度是典型的好面子爱虚荣,打肿脸充胖子,无论行不行,都说行。

  面子是保住了,可是自己和小家庭却要开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买房买的是脸面,是这类人的人设,可以给他竖起“孝顺模范”、“长子责任”、“深明大义”的道德旗帜。

  02

  我是他们儿子,爸妈不会不管我

  这是老二苏明成的买房态度。

  他是家里最不争气,却最受宠的一个孩子。读大学时候,勉强上了大学,找工作时候还是父母托关系。

  游手好闲吊儿郎当,买房买车是依靠父母积蓄,甚至结婚工作后的日常支出,还会动用老父亲的退休金。

  当三妹质问他的时候,还矢口否认泼皮抵赖。活脱脱一个啃老+妈宝的典型。

这一点其实苏父也是一样的,认为我有子女,孩子们不会不管我,所以就对孩子们提出无理过分且自私的要求。
  这一点其实苏父也是一样的,认为我有子女,孩子们不会不管我,所以就对孩子们提出无理过分且自私的要求。

  爱慕虚荣的苏父想去美国大儿子家住大房子,后来未果又想让孩子给自己买一个500万的三居室。

这一类人,本质上都一样,仗着有人一定会资助自己,就想尽手段去填补自己欲望的无底洞。
  这一类人,本质上都一样,仗着有人一定会资助自己,就想尽手段去填补自己欲望的无底洞。

  他们的买房态度就是:

  反正都要围着我转,供养着我就可以了,我不觉得我自私自利,我是家里最重要的一员,理应什么好的都给我。

  买房,当然要父母出钱咯,我怎么买得起啊;

  装修,当然要父母帮衬咯,我怎么有闲钱啊。

  父母的钱都是给我准备的,我是他们儿子,父母怎么舍得不管我啊。

  看房时候,也不管不顾预算够不够,又要面积大,又要地段好,反正有父母兜底。

  我曾经接触过这样的同事,我问他:“听说你要买房了啊,打算买在哪里?预算多少啊?对房子有什么要求吗?”

  他回我一句:“这些我爸妈掏钱操心,我不用管,住进去就好了。”

  说实话,我当时真的不知道怎么接下去。

  现在年轻人买房,确实需要父母资助,但是并不是这样的啃老吸血。

  03

  房子是我努力挣来的

  这是老三苏明玉的买房态度。

  在中国很多家庭,不少儿子是类吸血鬼一样的存在:

  吸父母的一生积蓄的血汗钱买房,有困难又理所应当向兄弟姐妹伸手,不帮忙就被说成没良心,不顾亲情。

  姚晨饰演的苏家三女儿,就是这样无辜委屈的存在:

“都挺好”的背后,这些复古的买房模式被揭露
  家人对她最差,她对家人最好,也最有出息。

  父母卖了她的卧室,给大哥出国念书,给二哥托关系找工作,甚至她连一千块的高考补习费,父母都不愿意出,理由仅仅是,女儿家不需要太出息。

  成绩优异的她,无奈与清华擦肩被迫选择了免费的师范学校,在读大学期间,同时打工3份兼职,与原生家庭划清界限。

  后来凭着勤奋聪慧,遇到了职场伯乐,十年时间蜕变成大公司营销总这样的高级金领。

  你无法想象,明玉做了多少努力,才通过后天弥补了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表面雷厉风行女精英,其实最没有安全感,最敏感脆弱。

  而多年的努力明玉也换来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是明玉其中一套房子:

男主角脱口而出,这房子是楼王,且不说是否真的是楼王,起码说明了这套房子的品相:
男主角脱口而出,这房子是楼王,且不说是否真的是楼王,起码说明了这套房子的品相:

她一贯的逻辑就是,我什么都没有,所以只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去争取,我的大别墅,我的职场江山,是我无数个加班通宵,无数次发狠较劲,才赢得的。
  她一贯的逻辑就是,我什么都没有,所以只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去争取,我的大别墅,我的职场江山,是我无数个加班通宵,无数次发狠较劲,才赢得的。

  我配得上,我应得的。

  光脚的孩子,跑得最快。

  你见过很多住豪宅的人,年轻时候其实也是一无所有白手起家。

  回溯中国过去的发展进程,70年代+80年代那一批社会中流砥柱,买房态度一直都是:

  万家灯火迟早有我一盏,爱拼才会赢。

  我努力到怎样的结果,就拥有怎样的房子与我匹配,我挣下的我住的稳。

  和滚雪球一样,财富越滚越大,房子越滚越好。

  04

  《都挺好》三兄妹就代表了三种人群的买房态度,

  面子买房+啃老买房+奋斗买房

虽然不是全部,但是基本涵盖了不少买房人的态度和心理。
  虽然不是全部,但是基本涵盖了不少买房人的态度和心理。

  这里面的情绪和行为都很微妙,你可以看到不同的原生家庭所受的待遇,带来人设的变化,进而直接决定着这个人的买房态度。

  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三种不同的逻辑都能形成自洽的闭环,在他们的思维体系里,都是说得通的。

  父母在世的时候,兄友弟恭姐妹融洽,还能保持表面的平衡,凡是都会看在父母的面子上,可是当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最强大的纽带,某种程度上,就开始断裂。

  所以哪怕是一脉血亲的兄妹,在利益面前,或许也会表面尚过得去,内心各有盘算。

  比如,房子就是面子。

  面子其实是幌子,是一块遮羞布,不能掀开,不堪直视。

  比如老大追求的其实是人设,老二赤裸裸的自私自利享受,老三夹在理智和亲情中矛盾为难。

  东野圭吾说,这世间只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样是太阳,一样是人心

  在买房这件事上,人心就这么暴露无遗。

  05

  我们无意评判这三种买房态度的对错,只是透过房子这个名利场,房子这面镜子,映出一些真相。

  生活,本是一地鸡毛中,裹挟着憧憬和甜蜜。

  很多买房人不幸福的根源都在于,过于把房子当面子,打肿脸充胖子,或者“吸血借钱”硬上。

  而当你把房子当做里子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个空间可以称之为:

  而家呢,有鸡毛蒜皮的吵架,有深夜归家的温粥,有平实温馨的嬉笑。

  买房这件事,不过是万千鸡毛之一。

  无论你是哪种买房态度,只要能自我疏通走下去,都挺好。

  有句话叫“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也有句话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那种你努力努力够得上的房子,都挺好。

  

(责任编辑:常丹丹 HO01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