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地产商向华为学什么

2019-05-23 07:54:20 和讯房产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攸克地产”

    华为不是上市公司,但它这些年每年都会公布年报。2018年的销售收入是7212亿元(当然是权益销售额),超过了中国所有的地产商。排名第一的碧桂园,权益销售额为5019亿元(有的排行榜将它的流量销售额写到了7200多亿,跟华为的销售收入非常接近)。

  华为去年的净利润593亿元。房企净利润排名第一的的是中海发展(600026),393亿。

  华为的利润率只有8.22%,已经比2016年的7%、2017年的7.9%在稳步提升了。即使如此,前十房企的净利润率基本都要比它高。

  华为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甚至敬畏的国际化公司,显然不是靠它的收入和利润,而是产品、技术和服务。全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科技最发达的美国,都要举全国之力来打压它,更证明华为确实是牛,不是一般的牛。

  创业32年,之前的30年华为都非常低调。最近2年,它不得不向世界的主要媒体敞开大门,频繁接受采访,试图澄清、说明某些问题,并更加开放、透明。

  多年来市面上有大量写华为的书,华为秘笈等,但华为是学不到的。举一个例子。公司创始人任正非2018年底直接持有华为的股份是1.01%,加上通过工会持股会的股份总计是1.14%。这是他实行员工持股(目前有9万多名),不断摊薄自己股份的结果。估计明年就到1%以下了。

  哪个房企老板愿意这样摊薄自己股份到1%?王石作为创始人持有万科股份也很低,但他与任正非有所不同,不是开始很高、逐步摊薄,而是本来股份占比就不高。

  之前的30年,华为发展一直非常顺利,甚至说得上是一帆风顺。这与整个房地产市场基本相近,1998-2008年的20年,楼市虽然调控不断,但一路高歌猛进,持续量价飚升,只要不是太贪太笨的房企都挣得盆满屋满。

  常识告诉我们,任何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一直这样顺利下去。无论是京东因为老板的私德不淑和行业下滑遭遇双重波折,还是华为这样遭受大国无端制裁,总会有一种形式让你停下来。

  很少有企业能像任正非这么豪气地回答:华为不怕,我们准备好了。

  华为并没有宽广厚实不可攻破的护城河。任正非说:华为最多领先别人两三年。虽然有些自谦的成分,但科技领域更新换代的速率之快,令哪个企业家也不敢大意。

  华为值得地产商学习的地方有不少,这里只说两点:

  第一,危机意识。也就是,居安思危,打造备胎。全世界早就是产业一体化了,根本没有必要自己什么都造。就好比造飞机,有着巨大的产业链,分别从不同国家的供应商采购,更像是多系统集成的结果。中国的商飞就是这样子。

  华为在顺风顺水的时代就研发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统。不能不说,有超前眼光。当然这都是研发的钱堆起来的。去年研发投入1015亿元,占销售收入14.1%。

  任正非说,华为永远拒绝资本进来,“除非我死了”。因为资本永远是短视的,进来就要求回报,不会投入这么大的研发资金着眼于长远。

  有些房企老板也是有危机意识的,但缺乏行动力。危机意识,得提前布局,5年,10年。但主流房企都是上市公司,你舍得长期投入不?

  第二,聚焦,确立优势。用任正非的话说是,对准一个城墙口,不停地炮轰,一直炮轰。持续多年,这个领域你就是最牛的。华为在运营商领域、在消费端业务、在5G等方面的优势,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很多企业说,要补短板。明显的有致命缺陷的短板,当然要补。但产业分工越来越细,你不可能每个方面都一般齐。像华为这样不得不打造备胎,是极端情况,可能100年才出现一两次。更多的是建立“长板”,确立企业在某个领域的优势。

  现在的房企,有特色的不多。日子还不错,是因为这个行业还不错,你顺势而为就可以了。但一旦行业、市场出现趋势性下行,躺平就挣钱的日子就过去了。

  房企在某个产品条线,某种服务,或者某个区域,确立优势,哪怕市场变了,你也能跑赢大势,跑赢同行。

(责任编辑:宋虹姗 HO031)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