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中国房地产企业的三种未来

2019-06-12 14:23:20 和讯名家 

  首席房地产研究员:夏磊

  联系人:陈栎熙

  导读

  自98年房改开始,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行业内大中小房企百舸竟流。

  经过20年高速发展,行业整合提速,行业格局正在形成,大房企拼业绩、中房企冲规模、小房企抱团取暖。

  本文为《中国房企未来发展之路》的收官之作,从规模、业务结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杠杆水平、成长性、ROE7个维度出发,全方面解构中美新港4个经济体的12家龙头房企,探索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三种未来。

  摘要

  1.  7个维度对比4大经济体、12家龙头房企

  中国龙头房企规模遥遥领先。2018年中国三大龙头房企平均资产规模1.7万亿,是香港、新加坡的四倍,美国的十倍。

  从业务结构看,中国房企属开发类,三大龙头新房销售收入平均占营业收入97%;美国房企包括开发类和自持类,其中住宅建筑商属开发类,“三巨头”新房销售收入平均占95%;REITs属自持类,西蒙地产租金收入占95%。新加坡和香港为混合类,新加坡凯德集团开发、自持收入为4:6;香港四大房企开发、自持、其他收入平均为5:3:2。

  美国自持类、港新混合类房企盈利能力最强。从毛利率看,美国自持类为77%,香港、新加坡平均48%、48%,中国、美国开发类为34%、19%。

  美国开发类龙头周转速度最快。美国住宅建筑商“三巨头”平均总资产周转次数1.0,中国、香港、新加坡为0.3、0.1、0.1。

  香港房企杠杆最低。平均资产负债率仅32%,平均净负债率仅18%,中国、美国、新加坡平均净负债率为92%、70%、56%。

  美国自持类龙头ROE领先。西蒙2018年ROE为66%,中国、香港、新加坡平均为27%、11%、9%。

  中国龙头房企成长速度最快。2008-2018年恒大、碧桂园、万科总资产增长65、32、12倍,收入增长129、23、7倍,同期新、港、美总资产平均增2、2、1倍,收入平均增1、2、3倍。

  2.  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三种未来

  城镇化不断推进,行业走向强者恒强。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为60%,按照每年1%的速度,十年后我国城镇化将步入平稳发展阶段。届时大型房企凭借其过硬的品牌、低成本融资能力及开发建设管控能力,市占率将不断提高。强者恒强效应下,行业不断走向集中。

  重资产的香港模式。香港四大房企规模大,资产规模均值接近5000亿人民币,仅次于内地房企;业务全,开发销售和自持租赁混合经营,持有核心地段物业,低杠杆、慢开发,获取稳定租金收入。我国部分具有雄厚资金和优质土储的企业,可在开发业务基础上持有优质物业,通过稳定的租金收入降低对债务融资的依赖,降低融资成本、稳健财务。

  专业化的美国模式。美国模式的特点是专业化和精细化。住宅建筑商主攻开发,设计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多元产品线满足个性化需求;REITs专注自持,长期持有核心区位资产,依靠出色的运营管理获取丰厚的租金回报。未来中国房企将在细分子领域差异化竞争,或主攻开发成为类似霍顿的专业住宅开发商,或专注运营成为类似西蒙的专业物业运营商,或独辟蹊径深耕如高科技住宅等个性化领域,做大地产行业的“小清新”。

  轻资产的新加坡模式。“私募基金+REITs”的双基金模式是凯德的基石,通过私募基金孵化早期项目,成熟后向REITs注入,实现低杠杆的稳健扩张。未来随着我国房地产金融的不断发展,通过REITS持有物业,也会是房企“由重到轻”瘦身的重要发展方向。

  风险提示:各经济体发展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目录

  1   四大经济体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总览

  1.1   城镇化阶段:美新港进入后期,中国加速发展

  1.2   房地产发展阶段:美新港进入存量房时代,中国市场空间仍然巨大

  2   国际龙头房企对比

  2.1   数据说明:7个维度、4大经济体、12家龙头房企

  2.2   规模:中国房企处于第一梯队

  2.3   业务结构:开发类、自持类、混合类

  2.4   盈利能力:混合类和自持类高于开发类

  2.5   营运能力:美国住宅开发龙头周转速度最快

  2.6   杠杆水平:香港房企负债率最低

  2.7   成长性:中国房企成长速度最快

  2.8   ROE:美国商业地产龙头领先,中国开发龙头次之

  正文

  1  四大经济体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总览

  1.1  城镇化阶段:美新港进入后期,中国加速发展

  美国、香港、新加坡已进入城镇化后期,中国还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验,70%为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和缓滞发展期的分界线。目前美国城镇化率为82%,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两个城市经济体城镇化率已达到100%。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9.6%,按照每年1%的速度,离城镇化率70%约有10年空间。

  中国人均GDP较低,处于收入高速增长阶段。国际公认发达经济体标准为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2018年美国、新加坡、香港人均GDP分别为6万、5.9万和4.6万,均已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目前中国人均GDP约9000美元,距离发达经济体尚有距离。2018年中国人均GDP5年复合增长率为4.5%,为四个经济体中最高。

  1.2  房地产发展阶段:美新港进入存量房时代,中国市场空间仍然巨大

  美国、新加坡、香港已进入存量房时代。当二手房成交量超过新房时,我们称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房时代。2017年,美国、新加坡、香港二手房成交套数占比分别为89%、73%、60%。

  中国仍处于增量房时代。2017年,中国一线、二线、三四线二手房成交套数占比平均为50%、38%、36%,新房需求仍占主导。分城市来看,如果用过去三年二手房成交占比平均值作为判别指标,已进入存量房市场的城市只有5个:深圳(楼盘)(61%)、北京(楼盘)(55%)、大连(楼盘)(51%)、厦门(楼盘)(50%)、上海(楼盘)(50%)。很多城市距离存量房市场尚有较大距离,二手房成交占比在30%以下,如南宁(16%)、北海(楼盘)(22%)、南充(楼盘)(25%)、青岛(楼盘)(25%)等。

  从房地产市场空间来看,中国新房市场空间远超美、新、港三地。2018年美国新建独户住宅、新加坡新建私人住宅、香港新建私人住宅销售套数为58.8、0.9、1.6万套,占存量住宅的0.5%、2%、0.5%,新房需求基本相当于存量住宅的折旧更新需求。而中国2018年共销售商品住宅1300万套,是美国的20倍、香港的1400倍、新加坡的1400倍,巨大的新房需求孕育了规模、盈利能力、成长速度遥遥领先的房地产企业。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美、新、港已进入以高集中度为特征的行业成熟阶段。美国“三巨头”格局稳定。2009-2018年,美国三大住宅开发企业霍顿、帕尔迪、莱纳销售额始终处于前三位。其中,2009-2012年,帕尔迪稳居第一位;2013-2018年,霍顿稳居第一位。按销售额统计,2018年霍顿、莱纳、帕尔迪市占率分别为9%、8%和7%,按销售套数统计,则分别为13%、8%、10%。在香港,“四大房企”占据全市场销售的半壁江山。2018年,香港TOP3和TOP4市占率分别达到40%和46%。

  中国房地产行业处于集中度加速提升期。15-18年间,前10强房企市占率从16.9%大幅提升至28.3%,年增幅分别为0.1、1.7、5.4和4.2个百分点;11-20房企市占率从5.9%提升至10.2%,年增幅分别为0.2、0.4、1.9和1.8个百分点;21-50房企从8.4%提升至17.3%,年增幅分别为0.6、1.1、3.3和3.9个百分点。行业集中度从2016年开始加速提升,主要在于此轮周期中地价快速上涨、融资门槛提高,龙头房企融资渠道丰富、融资成本低、抗风险能力强,产品溢价能力强、管理高效、成本控制好,“强者恒强”趋势明显。

  2  国际龙头房企对比

  2.1  数据说明:7个维度、4大经济体、12家龙头房企

  7个维度全面对比4大经济体12家龙头房企。美国住宅开发领域的三巨头是霍顿(D.R Horton)、莱纳(Lennar)和帕尔迪(Pulte Group),商业地产领域的领头羊是西蒙地产(Simon property);新加坡规模最大的房企是凯德集团(Capitaland);香港四大龙头房企是新鸿基、长实、新世界和恒基;中国过去三年市占率稳居前三的龙头房企是恒大、万科和碧桂园。本部分从规模、业务结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杠杆水平、成长性、ROE七个维度对12家龙头房企进行对比,从财务的角度分析各经济体模式特点。

  2.2  规模:中国房企处于第一梯队

  从资产规模来看,中国房企处于第一梯队,平均规模是香港、新加坡房企的四倍,美国的十倍。截至2018年末,中国房企规模最大,三大龙头恒大、碧桂园、万科,总资产达到1.88、1.63、1.53万亿;香港、新加坡处于第二梯队,新鸿基、新世界、长实、恒基、凯德集团分别为6269、4219、4170、3865、3236亿元;美国房企资产规模最小,住宅开发龙头霍顿、帕尔迪为969、698亿元,商业地产龙头西蒙地产为2106亿元。

  从营业收入来看,中国房企处于第一梯队,美国第二,香港、新加坡最低。2018年,中国龙头房企营业收入均超2000亿,恒大、碧桂园、万科分别为4678、3811、2973亿元;美国住宅开发龙头营业收入在1000亿左右,莱纳、霍顿为1412、1103亿人民币,商业地产龙头西蒙地产为388亿人民币;香港、新加坡房企营业收入均未超过1000亿,新鸿基、新世界、长实、恒基、凯德集团分别为761、532、441、195、280亿人民币。

  2.3  业务结构:开发类、自持类、混合类

  中国龙头房企、美国住宅开发龙头为开发类房企。2018年恒大、万科、碧桂园商品房销售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97%、97%、96%;美国住宅开发龙头霍顿、帕尔迪、莱纳,2018年商品房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98%、98%、89%,余下的收入由金融业务(发放按揭贷款)贡献。

  美国商业地产龙头为自持类房企,西蒙地产自持物业的租金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95%。

  新加坡和香港龙头房企为混合类房企。房地产开发、自持创造的收入平分秋色。新加坡的凯德集团,2018年开发收入和自持收入分别占营业收入的39%、61%;香港的长实集团、恒基、新鸿基和新世界,2018年开发收入占营业收入的69%、61%、46%和29%,自持收入占营业收入的25%、27%、27%、8%。此外,非房地产业收入也构成香港龙头房企的重要收入来源,如新世界54%的收入来自基建、服务和百货等,新鸿基27%的收入来自电讯、运输、基建和物流。

  2.4  盈利能力:混合类和自持类高于开发类

  从毛利率来看,自持类房企领先。2018年美国西蒙地产毛利率为51.5%,而香港、新加坡、中国、美国开发类房企分别为48.2%、48.0%、33.6%、19.2%。美国开发类房企垫底。

  从净利率来看,混合类房企领先。2018年香港龙头房企平均净利率为81.7%,而新加坡、美国运营类、中国、美国开发类房企分别为31.5%、49.9%、14.5%、9.2%。

  2.5  营运能力:美国住宅开发龙头周转速度最快

  从周转速度来看,美国住宅开发龙头总资产周转率遥遥领先。2018年,美国三大住宅开发商霍顿、帕尔迪、莱纳总资产周转次数为1.2、1.0、0.9,远高于其他经济体龙头。高周转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缩短项目建设周期。美国新建住房以独户住宅(Single family house)为主,每个住宅单位独立销售、施工和交房,从出售到交房只需4-6个月,基本可实现当年销售、当年回款、当年结算,与中国2-3年的开发周期相比,存货周转速度大幅提升;二是加大期权土地储备,只需交地价10%-20%的期权费,即可锁定土地,保证充足土地储备的同时,无需在土地上沉淀过多资金,大幅提高周转率。2018年,霍顿、帕尔迪、莱纳通过期权控制的土地占总土地储备的49.7%、36.9%和18.0%,土地保障系数高达5.4、6.7和6.1。三是主打中低端住宅,2017年霍顿、帕尔迪向首置及首改出售的住宅占比达95%、75%。

  2.6  杠杆水平:香港房企负债率最低

  从资产负债率来看,中国龙头房企、美国商业地产龙头处于第一梯队。2018年碧桂园、万科、恒大、西蒙地产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9.4%、84.6%、83.6%和86.9%,而美国住宅开发龙头、新加坡、香港龙头房企平均为45.5%、48.5%和31.7%。

  从净负债率来看,美国龙头房企最高。2018年,美国商业地产龙头西蒙地产净负债率高达649.2%,住宅开发龙头帕尔迪、莱纳达88.1%、83.9%,中国、新加坡、香港龙头房企净负债率平均分别为91.8%、55.8%和17.6%。

  总体来看,香港房企负债率最低,财务稳健性最强。财务稳健是香港龙头房企的一大特点,2018年新世界、恒基、新鸿基、长实资产负债率仅47.0%、27.9%、23.3%和28.3%,净负债率仅30.6%、23.2%、12.5和4.1%,显著低于其他经济体龙头。

  2.7  成长性:中国房企成长速度最快

  过去十年,中国龙头房企成长速度世界瞩目。2008-2018年,中国三大龙头房企恒大、碧桂园、万科总资产增长64.9、31.5、11.8倍,营业收入增长128.6、23.3、7.2倍,同期新加坡、香港、美国龙头房企总资产平均增长1.6、1.6、1.1倍,营业收入增长0.2、1.7、3.4倍。资本市场对中国房企的成长性给予正面反馈,2008-2018年,恒大、碧桂园股价累计上涨7.7、7.2倍,远超其他龙头房企。

  2.8  ROE:美国商业地产龙头领先,中国开发龙头次之

  美国自持类房企ROE来自高杠杆和高盈利。从ROE来看,美国商业地产龙头处于第一梯队。美国商业地产龙头西蒙地产,2018、2017、2016年ROE分别为65.9%、46.8%、38.0%,显著领先于其他经济体的龙头房企。高ROE主要源自高杠杆和高营业净利率,公司作为一家商业地产REIT,2018年资产负债率86.9%,而同为商业地产REIT的凯德集团,2018年资产负债率仅48.5%;同时,公司商业地产业务净利率较高,2018年达到49.9%,远高于美国住宅开发龙头9.2%的平均水平。

  美国开发类房企ROE来自高周转。美国住宅开发龙头ROE处于第三梯队。2018年美国三大住宅开发龙头帕尔迪、霍顿、莱纳ROE分别为22.8%、17.5%、15.1%。高ROE来自高周转,2018年霍顿、帕尔迪、莱纳总资产周转率次数高达1.2、1.0、0.9,中国、香港、新加坡龙头平均为0.3、0.1、0.1。

  中国龙头房企ROE来自高杠杆和高周转。2018年中国三大龙头房企碧桂园、恒大、万科ROE分别为32.2%、30.2%、23.4%。高ROE主要来自高杠杆和高周转,2018年碧桂园、恒大、万科资产负债率89.4%、83.6%、84.6%,而美国、新加坡、香港龙头平均水平仅55.8%、48.5%、31.7%,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3、0.3、0.2,低于美国龙头,但高于香港、新加坡的平均值0.1。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泽平宏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