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博鳌·现场丨贾康: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很低 我们要有底气

2019-07-28 10:14:13 和讯房产 

  2019年7月28日,以“走出舒适区:稳定平衡视野下的中性增长”为主题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主论坛在三亚举办。会上,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发表了《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主题演讲。

  贾康表示,今年两会提出增长速度从前面的6.5%下调到6%到6.5%的区间。也就是说底线是6%,这个目标的实现是大概率,上半年落到6.3%,下半年继续下行到6.2%和6.1%,只要在6%以上,大家要将注意力放在优化结构上,6%是保障小康的托底数据。在这个方面我们意识到经济下行压力的严峻性,要看到自己是有底气,自己有客观的条件,中国经济已经多年成长后,形成产业体系的完整性,我们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可观可用性,自己抗外部冲击的回旋余地,将中国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的做好,做好是有难度的,比如说改革,中央这段时间下发文件允许改革犯错误,但是不允许不改革。大家已经感受到改革综合疲劳症的情况下,中央重提这个表述是有意义的。今年3月份专门下发了文件,地方工作一线到基层,要减负和破除形式主义,让地方工作的同事敢担当,做实事有作为。

  建议:经济坚定不移的引领新常态,争取完成转换的工作,已经的开拓新的空间。首先应该进一步的强调市场引领的作用,优化结构要靠经济手段为主,市场优胜劣汰,政府更多的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从上海自贸区开始,到现在已经在全国复制了11个自贸区的概念,海南要打造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区,政府给出的规则。当然同时要搞法制化,保障宽松开明的让企业充分的发挥创造潜能的制度环境。

  特别强调的是,中国现在必须扩大内需,而且我们在前几年已经看到了,进出口对于每年的经济增长和GDP增长的贡献率已经很低了,这是我们的底气之所在,现在可以进一步的扩大内需。这个空间就是有效投资,要摆在第一位。我不同意一些观点,中国现在就是要调动消费的潜力,靠消费支撑出一个新的局面。我觉得这里面跳跃性太大了,中国要紧紧抓住投资的有效空间,匹配的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还有可以做的投资,这些投资从中心区域,比如说100个100万人口的规模城市,无一例外,都必须抓紧建设四通八达密度足够的轨道交通,这是国际上的基本经验,天文数字的资源砸到地下,要有足够的支撑。这些方面匹配了很多的事情,停车场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这是系统工程,有国际经验和自己的经验证明,这些方面不要有任何的迟疑。正是利用我们的产能,多做事情的好机会。这样的事情,正好匹配的就是产业园区,产业新城建设运营和各种各样特色小镇的建设和运营。这些方面,政府的财力有限,正好可以结合改革创新,用社会资本合作拼力的方式,四两拨千斤,财政出很少的钱,或者是不出钱,切合补贴的资金就可以调动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民间资本,将要做的事情做起来。我们可做的有效投资。在具体项目上,例如乡村振兴有很多具体不同的辖区里面,定制化和形成方案的空间性和必要性。有效投资怎么样抓住机会,利用钢材、水泥、设备、劳动力等要素,有这些才能和潜力,我们将他们很好的用起来,关键要有很好的机制。

  有效投资形成支撑,可以带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整个社会和市场上预期相对稳定的向好,跟着调动的就是巨大的消费潜力,老百姓(603883)收入可以继续增长,就业可以对冲下行压力基本稳定,我们的消费是跟着出来的。投资的目的和归宿一定是消费,一定是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你以为投资放在一边,上来就讲投资和消费,满足人民的美好消费,变成了本末倒置。消费没有后劲,落入了陷井,就是无源之水,这一点当下特别值得强调。去年全国规定资产投资只有5.4%,今年上半年回升到5.8%,显然没有充分的利用投资的潜力。其他的需求例如鼓励创新,给社保定(楼盘)心丸,房地产业怎么样真正的打造长效机制,我们的减税让利改革要进一步全面的推进,除了税、养老缴费和几百种行政收费和隐形的收费要配套的改革,攻坚克难的时候,将企业和纳税人的负担真正降下来。这些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21世纪经济报道提问:房地产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探索,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思路?

  贾 康:我觉得这个思路,中央在2016年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已经非常清晰的表述了。说了多年的打造房地产业建立长效机制,中央党史强调要构建基础性制度,推进基础性制度的建设。我的理解是什么,这个基础性制度的建设有不可忽视的四大方面,第一是土地制度。房地产在发展中,首先体现在中国的建城区继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城镇,有能力接纳未来几十年还要继续进城的差不多4亿人,而且他们要成为市民。怎么样在中国基本农田占补平衡的情况下,源源不断有效的供给,土地制度的改革息息相关,一定要将中国的土地制度在城乡概念上打通,打通正在探索,现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是谨慎的试点,要看重农民地票制度的探索,占补经验值下形成全部的经验,原理城乡结合的农户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宅基地更有效的利用和腾出地皮复垦,通过小田变大田,腾出田埂的复垦,增加的面积测算当量进入地产市场进行交易。通过市场的机制,给原来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机会,同时又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占补平衡大前提,可以对接市场,很好的在匹配上,政府引领土地收储制度,源源不断的跟着顶层发展规划用地,这是土地制度的必须。很遗憾重庆(楼盘)的地票改革,别的地方跟进,很快叫停,前几年说要推广了,现在又无声无息了,我认为要进一步的探讨,打通城乡土地市场的关联,建立土地的统一市场。我们有这么好的探索和经验,要积极的总结,进一步的将它完善。

  第二住房制度必须要双轨统筹,说了很多年,光讲房价只是看到表面的现象,房价是商品房形成的价格,已经是冰火两重天,光讲均价意义不大,还有托底和保障的经验,重庆是保障房达到40%到60%,房价反应不出来的供给怎么组织和实现。当然要有系统工程,托底的应该是将廉租房和公租房打通,因为区分不出来。如果共有产权房的话,这是中国城市的特点,年轻人和收入家庭应该是共有产权房。商品房的竞争应该更加的公平和放开,尽可能的消除商品房轨道上的行政限制,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的负作用要消除。

  第三,投融资制度的改革,不仅仅有商业性,还要有政策性。商业轨和市场政策轨一起起作用,才可以形成通盘的供应体系。投融资创新和改革,和前面所说的PPP有内在的联系,内在的开发建设各种类型的住房都打包在连片里面,很好的利用政府的资金来做。

  第四,房地产说了很多年的房地产税,我坚持这是改革的方向。政府加快立法的过程中,要有实际的推进,光是宣泄情绪和各种观点在私下碰撞,进入立法之后,将草案公布于世,征求社会的意见,开电视广播的听证会,最关键的不是讲你的主张,而是讲你主张之后的论据,走向共和制,寻求最大公约数。我坚持房地产税,不能照搬美国的普遍征收模式,在中国处理好免税的问题,立法者讨论会有意义。最简要的说,长效机制就是包括前面至少四大方面的基础性建设,这是改革到深水区配套改革的攻坚克难的问题,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徐帅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