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重磅!为什么是深圳!

2019-08-19 08:35:00 和讯名家  子木聊房
  
文丨子木
文丨子木

  央视新闻特发头条,《中央重磅意见:支持深圳(楼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重磅!为什么是深圳!

     注意,“重磅”这个词在央视新闻的标题库里实属罕见,可见中央对此“意见”的重视程度。而“先行示范区”又是一个新词,其背后蕴藏的含义是跨时代的,实属给了深圳一次历史性的重大红利。

     文件总共十九条意见,我把其中的重点挑拣出来。 1.有利于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2.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3.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 4.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产品互认。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跨境金融监管。 5.支持深圳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建设国家队训练基地,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6.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与人才住房制度。

  第一条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将深圳建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加大力度将深圳打造成全球标杆城市,带领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同时在某些功能上开始“替代香港”。

  到现在为止,依然有很多香港人认为,香港的崛起完全由于拥有独立关税区,天然自由贸易港和自由的体制。然而事实上,香港的崛起的背后离不开中国大陆几十年的默默耕耘。

  早年间,中国大陆由于对外贸易体制不完善,地理位置优异的香港,自然成为了中国对外最重要的世界窗口。所有国外企业想来中国做生意,最好的落脚点莫过于香港,以香港作为中转中心,把无数商品输入到中国内地,同时让世界各地的财富滚动在这个700万人口的城市之中。

  虽然香港经济繁荣,在金融、国际航运、商贸等领域颇有建树,但别忘了,除了背靠大陆之外,香港的80%的淡水、25%的电力,大部分廉价优质的蔬菜、水果、粮食均源于中国大陆,每年大陆游客给香港带来的经济效益更是无法实数。

  而且在去年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政策规划中,香港还被列为金融要塞,与深圳、广州(楼盘)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世界第一湾区经济共荣体。政策端口无限敞开。

  然而最近的香港事件,也许成了深圳成为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的契机。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之后,创造了经济奇迹的城市,可谓是深圳人咬牙坚持下来的结果。华强北的山寨机老板,科技园里的程序员,坂田努力的华为人,水贝的珠宝商人,他们在面临转型的时候能够坚持,能够努力把握形势,最终缔造了深圳重新崛起的机遇。

  现在深圳有优秀的通信企业华为、中兴,有互联网企业腾讯,制造业的康佳、创维,生物技术的华大,物流业的顺丰,能做电动车的比亚迪(002594),制造业有富士康,中集,金融有招商、平安,地产有万科等等。均是能站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型企业。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产业强劲,促进经济繁荣,现在的深圳民营经济占比高达96%,人才吸附力位居全国首位,数据显示,以人民币比较,去年深圳市GDP高出香港221亿元左右,这是深圳市GDP首次超越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城市。

  纵观这一切,深圳成为中国对外的世界窗口,当之无愧。

  所以接下来,深圳会继续发扬创新优势,打造科技大城,并且如第四条所言,在金融领域更加开放自由,争取成为大湾区的金融中心,也是中国金融除北京(楼盘)、上海(楼盘)之外的又一支柱。

  而在国际方面,如第五条,开始着力举办国际会议和赛事,这对打造国际影响力和国际交往力层面,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人民币国际化、自贸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国企改革以及人才制度改革都要走在领先位置,将深圳包容力,创新力和智慧力全部激发出来,而且在医疗、教育短板上也会加强投资力度,弥补民生短板。

  最后在人才引进上,可谓下足了功夫。

  其中第三点和第六点,在政策上打开人才渠道,欢迎港台人才来深创业,港澳人才可直接享受“市民待遇”。

  不出意外,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还会建造大量“公屋”,以支持政策落地实施。

  一旦人才渠道打开,未来“港人北上”将成为常态,而深圳无论在产业发展、人才交流还是文化共融层面,都将迎来新的格局。

  这也意味着,深圳和香港在政策同等力度的支持下,开始进入全面竞争时代。而对香港的“偏爱”,或将成为历史。

  有人问我,政策力度这么强,会不会雷声大雨点小,这个问题在文件里也特意点明了: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按程序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当然对于楼市来说,一向供不应求的深圳,即使在楼市下行周期中,房价下跌的空间是微乎其微了。

  

 
(责任编辑:常丹丹 HO01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