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地产放松或加速——疫情冲击之下亟需流动性

2020-02-16 19:49:29 和讯名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lixunlei0722)

  最近几年,关于政策方面的分析判断,大家越来越依赖其他的信息来源,但往往能获得的信息大多不可靠,可靠的信息往往获不得,效果并不明显。其实要预判政策,最重要的不是看短期的政策表态,而是判断未来的经济基本面。

  就像去年大家看到央行各种表态后,就判断央行会珍惜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不会去降息。如果真的是这样,又如何解释去年5BP的逆回购利率下调,如何解释今年10BP步子更大的降息?政策可以短期不理会基本面,但拉长时间看,最终都要跟着基本面走。而基本面的变化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是最诚实的。我们去年于市场第一家提出中国降息周期开启,只依赖于我们对于基本面的分析判断。正是基于对基本面的客观判断,也让我们去年12月发布的2020年宏观年度报告,成为市场上少有的没有被“撕毁”的宏观报告。

  现在来看,疫情并没有改变经济下行、政策放松的方向,改变的只是经济下行的斜率和政策放松的速度而已。而资产配置的方向,也没有被疫情改变,成长+债券占优的行情,从去年就开始了,投资背后的逻辑不是经济企稳、周期企稳,而是流动性宽松。当前疫情导致经济下行压力更大,只是加快了政策的放松步伐,强化了资产配置的逻辑而已。往前看,我们认为大家对于未来政策的想象空间,可以尽可能大一些。

  中泰宏观每周思考第62期

  摘要1、利率有望创新低。从本质上来说,利率并不是由央行决定的,而是由资本回报率决定,而央行只能根据资本回报率的变化来调整利率,使资金成本与资本回报的变化相匹配。疫情的到来增大了经济的下行斜率,中国的降息周期会继续。基于我们对资本回报率的测算,往前看,我国7天期逆回购政策利率有望降至2.25%以下,1年期MLF有望降至2.85%以下,十年期国债利率有望降至2.6%附近。不过利率下行到一定阶段,也会遇到瓶颈,汇率的压力也会体现出来。2、赤字有望创新高。财政方面的压力在去年就已经有所体现,2019年我国广义财政支出增速从2018年的12.7%,下降至8.5%,而且最后几个月降速明显加快。我们预计财政仍会发力支撑基建,2020年财政赤字率可能会上调至3.5%甚至以上,专项债额度有望突破3万亿,不排除发行特别国债的可能,政策性银行也会有所发力,不过由于隐性债务继续受限,基建增速或回升至8%左右。3、地产放松或加快。即使没有本次疫情,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也是会边际放松的。现在疫情来了以后,销售压力更大,开发商现金流也更加紧张,增大经济下行压力,房地产政策放松的步伐或将加快。根据上一轮地产放松的经验,如果房地产调控政策再放松,对核心城市可能会有提振,但中小城市需求一旦再转冷,仅仅靠放松调控、放松货币恐怕作用也不会太大,还是需要类似于QE的方式才能创造需求。4、政策行情早已开启。从去年11月以来,成长类权益资产和债券的表现都非常亮眼,说明主导市场的逻辑就不是经济企稳或补库存周期开启,而是经济下行压力中更加积极的政策,尤其是货币流动性的不断宽松。疫情的到来加速了宽松政策的推出步伐,反而强化了资产配置的逻辑。往前看,我们继续看好成长方向的新经济资产,看好债券收益率下行的逻辑,这仍是主要配置方向。关于未来的政策行情,我们认为大家的想象空间可以再大一些。无论是从内部还是外部环境来看,政策都已经走在“快车道”上,请扶稳坐好!

  1

  利率有望创新低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利率是由央行来决定的,但从决策机制上来说,利率本质上是由资本回报率决定的。当宏观经济增速下降的时候,整个社会的投资回报往往也会减少,如果此时不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那么企业的投资行为会更加无利可图,所以就需要降息来稳定投资需求。而当宏观经济处于上行周期的时候,投资回报率也会提高,这个时候央行需要加息来提高资金成本,防止经济出现过热。所以央行需要根据经济基本面、尤其是资本回报率的变化,来调控利率水平。

  而决定宏观经济增长和资本回报的,其实并不是央行,而往往是人口、技术等生产要素。就像过去十几年我国货币、财政、房地产政策不断托底经济,但经济增速还是一路向下,归根到底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在下滑,人口红利在逐渐消退。就像日本、欧洲一直希望货币来刺激经济,但最终经济还是一蹶不振,主要原因也是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所以去年我国央行行长在文章中也特别强调,货币政策解决不了长期经济增长的问题。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利率并不是由央行决定的,而是由资本回报率决定的,而央行只能根据资本回报率的变化来调整利率,使资金成本与资本回报的变化相匹配。就像日本和欧洲都实行负利率,但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央行不珍惜货币政策调控空间,而是因为长期因素决定的资本回报率很低,央行不得不跟着基本面走,给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

  反过来,央行不能长期逆着经济基本面操作。比如2018年经济处于下行通道的时候,如果收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基本面反而会下行更快,最终央行还是选择了放松货币。这一次也是类似,尽管几个月前政策表态也在强调要珍惜降息的空间,但去年四季度降息5BP后,近期又降了10BP。

  这是因为央行的决策是被动的,只能跟着基本面决策,珍惜利率手段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主要依靠的不是央行,而是“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资本回报率,才能阻止利率的下行趋势,否则央行只能跟着趋势走。

  我们在之前报告中反复强调,即使没有本次疫情爆发,经济也是有下行压力的。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均值回归,导致今年和明年的宏观经济都有很大压力。而疫情的到来,只是增大了经济的下行斜率,提前了下行节奏而已。所以未来基本面会继续回落,中国的降息周期会继续。

  关于降息的空间,我们认为本轮主要利率指标可能会突破2015-2016年的低点,创造新低。根据我们之前的测算,我国税后资本回报率和2016年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2019年宏观经济继续走弱,资本回报率大概率是继续回落的,即比2016年要低。而资本回报率是决定利率的重要变量,这意味着我国利率中枢有望突破上一轮的低点。

  往前看,7天期逆回购政策利率有望降至2.25%以下,1年期MLF有望降至2.85%以下,十年期国债利率有望降至2.6%附近。所以逆回购利率还有15BP以上的降息空间,MLF还有40BP以上的降息空间,债券市场调整风险不大,利率有望继续下行。

  不过利率下行到一定阶段,也会遇到瓶颈,就像欧洲、日本的利率即使能够突破零,但也不能负太多,否则储户们就自己持有现金了。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如果利率低了,汇率的压力也会体现出来。所以往前看,恐怕汇率的贬值压力也不小。

  2

  赤字有望创新高

  财政方面的压力在去年就已经有所体现。我们考虑公共财政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城投标准债券、政策性银行支出、铁道债等方面,测算了我国广义财政的增长情况。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广义财政支出增速从2018年的12.7%,下降至8.5%,而且最后几个月降速明显加快。

  经济增速放缓,税收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均明显走弱,收入端的减少是财政支出增速放缓的主要牵制。

  除了明面上的债务,地方政府隐性负债也连续两年低增。我们统计了2000多家城投公司的有息负债,截至2019年上半年,地方隐性负债的规模小幅升至40.11万亿,相较2018年底仅增长了1.37万亿。若把置换债也考虑进去的话,债务增量也仅有2.03万亿,和高峰时期接近9万亿的增量相比,已大幅回落。

  如果考虑到利息的增长的话,地方隐性负债几乎没有增长。我们用存量城投债平均利率5.7%来估算的话,仅仅城投公司债务的利息增长(不含置换债)就已经有1.1万亿,占2019年上半年债务净增量的80%以上。考虑到非标融资的利率可能远高于5.7%,实际利息支出可能更多。因此扣除利息以后,今年地方隐性负债几乎没有增量。过去每当经济下行,地方政府隐性负债往往是发力的重点,成为基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但在终身问责制的前提下,融资平台债务扩张明显受限,对基建的支持力度也大幅减弱。

  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我们预计财政仍会发力支撑基建,但更多可能通过专项债额度的上调,预算赤字率的提高,和政策性银行支持来实现,而地方隐性负债的监管恐难大幅放松。预计2020年财政赤字率可能会上调至3.5%甚至以上,专项债额度有望突破3万亿,不排除发行特别国债,政策性银行也会有所发力,不过由于隐性债务继续受限,基建增速回升至8%左右。

  3

  地产放松或加快

  即使没有本次疫情,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也是会边际放松的。根据我们的测算,我国居民财富有六七成配置在房地产相关领域;房地产带动的经济增长仍有20%以上;经济和金融风险都和房地产市场的变化高度相关;最重要的,土地出让仍是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所以政策不希望房地产市场出现暴涨,但其实也不希望因为房地产市场回落而带来经济和金融风险。所以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三稳”,强调“房住不炒”的同时,也强调“因城施策”,以及之后部分城市的政策调整,也都证明房地产市场一旦下行较多,必然会导致调控政策的边际放松。现在疫情来了以后,房地产政策放松的步伐或将加快。在融资环境收紧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更加依赖销售回款,定金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占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的比重已将近5成。按照往年的节奏,春节黄金周过去后,房地产销售就会逐步回暖,而本次受到疫情影响,黄金周已经过去半月以上,销售仍在低位徘徊。房地产销售本身就面临较大回落压力,现在销售压力更大。这会导致开发商现金流更加紧张,不排除更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出现破产倒闭的情况。而现金流的紧张,也会影响到在建项目的开发进度,增大经济下行压力。这些因素势必会导致房地产调控政策会更快放松。

  我们认为,如果房地产调控政策再放松,对核心城市可能会有提振,但对绝大部分中小城市作用有限。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之前的专题中有详细分析。上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放松开始于2014年,当时货币政策也大幅放松,但从效果来看,大城市房地产市场快速企稳反弹,而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并没有迅速复苏。直到棚改货币化政策加码后,小城市才逐步企稳回升。背后的原因是,核心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本身就有需求支撑,之前政策收紧抑制了需求,而一旦政策放开,需求又再度起来。而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棚改货币化创造了需求,才将市场带动了起来。而过去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每年维持17亿平米的天量销售面积,又透支了很大一部分需求。所以如果中小城市需求一旦再转冷,仅仅靠放松调控、放松货币恐怕作用也不会太大,还是需要类似于QE的方式才能创造需求。

  4

  政策行情早已开启

  疫情没有改变资产配置的方向。从去年11月以来,成长类权益资产和债券的表现都非常亮眼,说明主导市场的逻辑并不是经济企稳或补库存周期开启,而是经济下行压力中更加积极的政策,尤其是货币流动性的不断宽松。疫情的到来加速了宽松政策的推出步伐,反而强化了资产配置的逻辑。本来货币政策也是宽松的,只是步伐比较矜持,但现在疫情对经济冲击较大,又要完成增长目标,货币宽松的步伐肯定会大幅加快。所以流动性宽松的逻辑不仅没有被破坏,反而得到了加强。往前看,我们继续看好成长方向的新经济资产,看好债券收益率下行的逻辑,这仍是主要配置方向。周期仍面临短期盈利下滑、长期悲观预期,难有好的表现。消费存在高估,需要调整后才能看机会。(详细的分析可以参见去年12月初我们发布的2020年年度报告《“赢”在政策》,观点完全不变)关于未来的政策行情,我们认为大家的想象空间可以再大一些。无论是从内部还是外部环境来看,政策都已经走在“快车道”上,请扶稳坐好!风险提示:疫情扩散,贸易问题,经济下行。

  延伸阅读:

  疫情拐点何时出现——基于数学模型的新冠病毒传播预测

  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及应对之策

  周期幻觉与人性2020年经济前瞻:能否稳住房地产

  地产的韧性正在逼近临界值?

  从流动性角度看经济减速下的投资机会

  房住不炒:理想与现实之差如何缩小

  如何把利率降下来——参加总理座谈会的几点感悟

  买自己买不到的东西

  还能——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吗?

  分化——已经势不可挡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中泰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若您非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中泰证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中泰证券的客户。感谢您给与的理解与配合,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订阅号为中泰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中泰证券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中泰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中泰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中泰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中泰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中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李迅雷金融与投资。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