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产业园区上市企业:受资本市场热捧,但业绩倒退风险犹存

2020-06-15 08:36:15 新京报 

  当下,产业地产的热浪席卷资本市场,企业该如何在中国产业园区版图中占得一席之地?6月12日,由选址中国、和君咨询、赛迪网联合主办的中国产业地产高端论坛上发布的《中国产业园区上市公司白皮书(2020)》(简称《白皮书》)指出,目前,上市公司已经扩容至35家,部分企业80%收入来自房地产,面临业绩倒退风险。

  产业园区上市公司扩容,营收整体增长

  《白皮书》显示,出于业务发展需要,产业园区运营企业自发地通过资产市场寻求资金支持,在资本青睐下,截至2019年底,典型产业园区上市公司的数量已经扩容至35家,包括招商蛇口(001979,股吧)、华夏幸福(600340,股吧)、荣盛发展(002146,股吧)等22家主板上市公司和13家新三板上市公司。

  与此同时,2019年,产业园区上市公司专注主业,其业务体量与规模发展壮大,逐步成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35家产业园区上市公司的“园区板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共计1254亿余元,同比增长14.2%。

产业园区上市企业:受资本市场热捧,但业绩倒退风险犹存

  部分产业园区上市公司2019年资本扩张情况,来源于《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资本市场的垂青还将继续加码。随着科创板、注册制等资本市场创新举措的陆续推出,以及2019年国发11号文的发布,国资开发区上市的通道已经开启;此外,以锦和商业等为代表的“轻资产”园区运营企业成功IPO,表明产业园区将获得更多资本市场的青睐。

  部分企业80%收入来自房地产,面临业绩倒退风险

  据《白皮书》介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园区上市公司存在盈利模式单一、盈利能力下降、战略新兴业务收入占比不高等问题。部分产业园区上市时的品牌定位是“区域产业生态建设者”、“实体经济服务者”,但其业务构成中,80%以上的收入和盈利来源于房地产业务,显现出模式单一、自我造血功能较弱等问题。

  同时,产业地产行业的盈利能力有下降趋势。虽然去年部分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较高,但从变动趋势来看,近年来产业园区上市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在下降,某头部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从2012年的51.42%下降到2019年的35.72%;另一家头部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从2012年的18.98%下降到2019 年的3.88%。

  产业地产盈利模式当中,还存在以培育产业为名“拿地”的现象,甚至导致产城脱节、部分产业新城成为“空城”,导致产业园区在发展方面缺乏支撑力,最后无法形成产业链。

  《白皮书》指出,不可否认产业载体作为产业培育的物理支撑,对于产业园区企业的重要性,但在土地与房产政策愈发趋紧的情况下,一旦销售不顺或者招商不利,园区后期收益都会受到较大影响。上市企业如果不能摆脱单一的房地产盈利模式,未来极有可能会面临增长乏力甚至是倒退的风险。要改善“房地产化”的行业现状,产业园区上市企业既要有重资产开发的能力和资源,又要形成轻资产输出的管理体系和团队,形成真正与产业配合度高的盈利模式。

  战略布局下沉,产业地产青睐二三线城市核心区

  《白皮书》指出,如今,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全新的国家级重点战略,目前已确定了12个国家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都市圈发展格局,都市圈辐射范围内的中小城市逐渐获得与一、二线城市相当的发展资源。

  在此背景下,产业园区上市公司纷纷以京津冀、长三角、中西部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中心,进行战略布局下沉。其中,中部崛起明显,二三线城市核心地段资源受追捧。比如,华夏幸福坚持核心都市圈聚焦战略,已布局15个核心都市圈,新签PPP项目主要位于环杭州、环郑州、环合肥、环武汉、环广州等都市圈内。

产业园区上市企业:受资本市场热捧,但业绩倒退风险犹存

  部分上市公司重点布局城市列表,来源于《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在都市群与中部区域崛起的同时,不同能级的区域与城市对产业的诉求呈现出差异化发展特征,对于产业园区需要引入的产业资源类型个性化诉求差异较大。以往简单的“园区复制”已难以满足地方政府与企业的需求,产业园区企业需要读懂城市、读懂政府、读懂区域产业的诉求。

(责任编辑:常丹丹 HO01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