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海峡:用地标打造湾区城市引擎

2020-10-20 17:28:00 和讯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当代的迪拜塔和帆船酒店,在城市发展与历史的变迁中,地标建筑作为一个国家与城市最鲜明的标志,承载着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记忆,成为国家与城市的名片。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房地产见证城市的发展,记录城市变迁。建筑连接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期待,地标不断刷新城市形象,是嫁接人们与城市记忆的桥梁。

  作为当代城市的耕新者,被誉为“最猛过江龙”的世茂海峡发展公司(以下简称:世茂海峡)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将企业成长与城市发展进行深度融合,以精工品质,筑造城市地标,升华城市精神内涵,焕新湾区名片。

  地标建筑 升级湾区城市形象

  以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为起点,粤港澳大湾区站上新的发展高度,同时亦在描绘着中国未来经济的无限可能。全新的发展格局,大湾区需要全新的城市名片。地标建筑浓缩了城市形象、文化与内涵,是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打造匹配世界级湾区的地标建筑,将成为湾区链接外界的纽带,助力湾区向世界级湾区迈进。

  作为湾区的深耕者,世茂海峡持续以世界级规格,打造湾区发展的引擎,以地标建筑礼献湾区,深度赋能湾区发展。

  世茂海峡持续深耕湾区,不断刷新人们对城市的想象,以最高规格打造城市群门户和地标封面,例如在深圳和广州分别打造深圳世茂深港国际中心、深圳坪山世茂大厦、深圳前海世茂大厦、广州世茂汇金中心等超200米的超塔,及位于港珠澳三地融合C位、规划120万平方米的世茂港珠澳口岸城,已成为湾区最具实力的地标建造者。

世茂港珠澳口岸城效果图
世茂港珠澳口岸城效果图

  顶级团队 锻造湾区地标产品力

  以一座地标建筑,惊艳一座城市,世茂海峡以“不负梦想与责任,为时代创造价值”为宣言,每一座地标建筑都凝聚了世茂海峡的精工品质、先进科技与设计美学。紧随城市发展格局,打造城市地标,刷新城市高度的同时,世茂海峡亦在不断刷新企业的高度,以地标精神持续进行产品升级。

  匹配世界级湾区打造,世茂海峡引入金丝雀码头、迪拜的哈利法塔以及世界顶级赛事伦敦奥运会和里约奥运会馆等建筑的世界顶级设计团队。追求卓越品质是世茂海峡打造城市地标名片成功的秘籍。

  在深圳前海,世茂海峡打造深圳前海世茂大厦,该项目凭借特殊的曲线旋转,比肩世界级美学建筑,被认为是湾区核心城市的耀眼名片。

深圳前海世茂大厦实景图
深圳前海世茂大厦实景图

  据了解,该项目建筑层数62层,建筑总高度约300米,是一座45°双扭转摩天楼,由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设计团队 Gensler 匠心设计,项目外立面与结构同时扭转,代表着深圳与香港的互融,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互通。项目刷新了外界对深圳的城市印象,也夯实了世茂海峡在湾区城市地标建筑设计及建造方面的领军地位。

  世茂海峡在深圳打造的首个超级城市综合体——深圳世茂深港国际中心则首次集合了上述世界六大顶级设计机构,拟建设成集深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深港青年合作创业中心、深港国际演艺中心、国际化学校、超五星级酒店、智能办公、大型商业、公寓等于一体的综合开发运营项目。项目还将集步行景观、多功能空间以及公共交通的城市会客厅“深圳露台”,以推动整个超级项目成为未来周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枢纽。

深圳世茂深港国际中心效果图
深圳世茂深港国际中心效果图

  上述地标建筑仅是世茂海峡地标建筑打造征途的缩影。超高的地标建筑,以世界顶级资源锻造强产品力,世茂海峡正在形成自己的湾区特色发展之路。

  多元资源整合 深度赋能湾区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四大湾区之一,拥有7000万人口,经济体量高达10万亿的巨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深耕粤港澳大湾区,是世茂海峡坚定的战略。

  在布局广度达到一定量级之后,于世茂海峡而言,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如何实现布局的深度,以城市地标建筑为依托,升级资源导入和整合能力,赋能湾区的发展,这才是世茂海峡愿景,亦是其实现在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近些年,世茂海峡秉承世茂集团“大飞机战略”,在湾区全面落地地产开发、商娱、文旅、酒店等全产品线经验,并以自身品牌吸引力,引流全球顶级资源进入大湾区,囊括教育、科技、文化、康养、医疗、健康、金融等多维度,实现全场景全维度赋能大湾区,推动大湾区多元板块间智能强关联。

  以教育方面为例,世茂海峡携手百年英伦私立名校哈罗公学国际教育,在深圳世茂深港国际中心正式落地哈罗礼德学校,为教育的均衡发展注入新活力,将助力大运国际化教育资源落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带来国际基础教育的补充和升维。

  坚定深耕,与湾区同呼吸共命运,世茂海峡正以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全面拥抱湾区,整合最顶级的资源,不断提升湾区服务能力,强化精细化运营能力,深度赋能湾区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战略定位。

  

(责任编辑:常丹丹 HO016)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