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盐阿白
编辑/小屋
95后互联网“打工人”婉琪看到“拼多多23岁员工猝死”的新闻后不禁唏嘘,她有两个在拼多多工作的朋友,其中一个还与猝死女孩在同一条业务线。她对一线城市大厂岗位的印象有两个:累,但收入高。
一些从高校毕业的年轻人为了一份高薪工作选择留在一线城市,但婉琪和另外一些人则流向二线。
从宏观统计数字看,2017年之后,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开始下降,2017年底到2019年底的两年间,在北京常住的非户籍人口减少了65.9万人,在北京市总人口中的占比从37.4%下降到了34.6%。
“我们95后已经错过了大城市互联网发展的红利期,也错过了能够买得起房子的时代。”婉琪说,大城市太拥挤的跑道上没有足够的空间留给想要进入收入TOP 10%的年轻人。
婉琪和男友阿帕的选择是去成都,他们认为那里还有红利。
01 “我们95后已经晚了”
在去成都之前,婉琪在一家全球TOP3的咨询公司工作,男友阿帕在小米上班,两个人的收入都还不错,但他们来到北京三年之后面临一个问题:要继续留在北京吗?
他们不希望在一个城市过着“太基层”的生活。
首先是房子问题。他们在北京三年一直租房住,曾经住过“北七环”10平米的开间,一个月租金只要1900元,后来“改善生活”住进了30平米的长租公寓,租金翻了一倍还多。
但如果要长期定居,就必须买房,因为房子不仅仅是居住问题,它还“绑定”了教育、户口等社会资源。
婉琪和阿帕的买房预算总价在300万元左右,如果再考虑通勤问题,他们只能在朝阳北部、海淀北部、昌平南部上车40-50平米的老破小。这些房子多数房龄在20年以上,都有或多或少的明显缺点。
房子小,就意味着有了孩子之后会极度拥挤。“我肯定适应不了北京的生活,以后不会来帮你们带孩子。”婉琪的妈妈说。
阿帕的爸妈也说:“以后就偶尔来看看你们。”
这意味着未来两人带娃的成本又会提高很多。
看了近40套房子之后,只有昌平一套位置不太好的70平米小两居能满足两个人的大部分要求。这个房子在一个退伍军人小区,绿化尚可,是一个典型的老破小公房。
“在北京这个地方,事实上父母给你留200万跟10万是没什么差别的,因为上一代的努力和积累很难让下一代在这个城市里变现。”婉琪动了离开的念头。
他们看到身边大部分人过着没有生活的生活。但行业中的大多数年轻人在想着:跟一家正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公司,跑一条站在资本风口的业务线,即便不自己创业,也能够成为下一个郭宇,财富自由。
但现实就像快速通过的高铁,你眼看着车里的人快速驶去,只留下模糊的面孔。
婉琪在自己的工作团队里看到了这两类人:一类是赶上了互联网、房地产两个行业发展红利,拥有千万级别房产的中层;一类是将房子买到了燕郊,或者买了老破小的“互联网民工”。
资深媒体人三石告诉36氪,在很多领域,已经从红利转向内卷。2013年—2015年期间,大量的媒体人去到阿里、腾讯。那时的互联网行业,有许多业务可供人才大显身手。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阿里曾经组织了一个淘宝打假团队,里面不仅有调查记者,还有从公安挖过去的人才。
但如今,“大厂的中高层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坑没有挪出来,底下的人,圈外的人就进不去。”他能够获得如今这个岗位,也是因为前任决定离开北京,去成都定居工作。
这样的机会毕竟很少。拉勾网发布的《2020互联网人才招聘白皮书》显示,至今年11月,2020届应届生就职率为63.7%,比去年同期下降14.3%。
在脉脉的《人才吸引力报告2020》中,IT互联网行业仍是最大人才流入行业。即便是在今年整体降薪的大趋势下,新一线城市对10年以上资深人才的吸引力在上升。
“我们继续在北京,也能够拿到不错的工资,也能够落户。但是我觉得机会成本、时间成本都太高了,肯定不像10年前那一拨人机会那么多。”婉琪说,“我们95后已经晚了。”
02 中介最了解他们的城市
既然留不住北京,那就要考虑未来去哪座城市了。
婉琪和阿帕每个节假日都会选择去一个城市考察,两年之中,去过杭州、苏州、昆山、青岛、天津、南京、成都等等。
他们的考察方式简单粗暴,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首先找房产中介,让中介带他们看房。什么西湖、苏州园林他们都不在意,这些资源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看就看城市的发展潜力、教育资源、交通规划......
中介是最了解城市中房产的人,而了解一个城市的房子,也就了解了一个城市。
同样的300万,在北京就是一套70平米的老破小。但在杭州,就能买到位置相对好,更加适合一家三口的新房子。
而如果是在成都,还能买到100多平米的三居、四居,父母可以随时过来,孩子也能生两个。
多个维度一比较,婉琪、阿帕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放向了杭州和成都。
首先对比就业机会,两人从事的行业均与游戏相关。
这两座城市,杭州依托于阿里系庞大的赋能,有一条较完整的游戏产业链,机会并不少。成都则被誉为中国“手游第四城”,根据伽马数据,目前成都游戏公司的增长率是全国最高的。
然后是教育资源。婉琪认为杭州的教育资源不如成都,杭州只有浙大一所211、985大学,而成都有5所211,2所985,还有数所二本、三本院校。
“也就是我们小孩以后就算成绩差,在成都也有很多大学可以选择。”
当然,最后两人没有选择杭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如今的杭州房价已经涨了上去,同样条件的房子几乎要比成都贵上一两百万。
三石聊起了那批最早“下海”去杭州的媒体同行,无不羡慕:“他们基本上一去阿里,就在杭州买房了。当时杭州的房价也不过1万多,现在也翻了几番。”
婉琪最终认为:去杭州,95后能够吃到的红利也不多了。所以,他们最后选择了成都。
03 越来越像北京
大都市的楼可能都差不多,但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
为了考察成都,阿帕打开了BOSS直聘,海投了无数游戏公司,几乎一投一个准,一次性收到了十几家公司的面试邀请。
阿帕拖上自己的行李箱,志得意满的就去了成都。
没几天,婉琪接到了阿帕的电话:“他们让我一个985大学毕业,在小米工作了好几年的人做智力测试!”婉琪对此哭笑不得。
在阿帕面试的这些公司中,大多是一些5到10人的小团队,对岗位职责的规定都不明确,工资也开得极低。
在O2O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产品经理小美,在几年前也从北京去到了成都定居。
据她反馈:许多互联网言语,在北京这边已经是大家的常识,但去了成都之后,很明显的感觉是人们的理解还停留在基础上,需要她重新去解释,去科普。
互联网的“加班文化”在这里也似乎遇到了阻碍。
在北京,大厂人都有一种“溜圈”习惯,就是临下班之时,大家先去吃饭,在园区里走几圈,混到8、9点组左右再打卡下班,这样就不会成为团队里第一个下班的人。
但在成都,除非是赶周期,或者必须当天完成的工作,大家很少留下来加班。
小美表示:“这里大家都准时下班,如果你要当一个‘奋斗逼’,领导也不会因为你晚下班而去得罪其他人。”
下班之后,很多人去了夜市和酒吧。
但婉琪看到另一种可能。站在成都天府新区的街道上,可以看到阿里中心与腾讯大厦隔街相望,京东、携程、科大讯飞(002230,股吧)、新浪......无数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将分部落子于此,成为其西部拓展的局域核心。有人说,这里就像另一个“望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从城市规划图里看到,这个城市划得很大,正在一环圈一环的向外拓宽。地铁线已经开通了12条,曾经的绕城高速变为了“四环”,成环路成为“五环”,第二绕城高速也命名为“成都六环”。
小美说:“成都其实越来越像北京了。”
深圳曾经也被认为是年轻人的“天堂”,在吹着海风的街头,到处是充满胶原蛋白的面孔。但如今高房价和竞争加剧也在逐步让它变得“北京化”——这可能是一个城市快速发展必经的阶段。
婉琪不害怕未来成都也会变成这样,只不过换位成了早先上车的那一波人。“如果再晚一些,你连成都的红利都赶不上了。”
(责任编辑:宋虹姗 HO031)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举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