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墨“新市民、青年人”居住困难 今年房地产市场释放哪些新信号?

2021-03-07 20:16:11 北京商报网 

保障刚需仍是2021年国内住房市场重点关切。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用百余字定调今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此次《报告》重申了“房住不炒”基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保障内容,强调“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明确“增加土地供应”“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首提长租房监管规范,进而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群体住房困难。

“三稳”调控目标未改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自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住不炒”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于近年来逐渐在波动中趋稳。经历了2020年疫情侵扰,国内楼市表现一度低迷。不过据日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开年,我国大中型城市房价在连落近半年后初现“小阳春”。

今年开年,一线城市房价涨势领跑其他各级城市。据统计,1月,4个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去年12月扩大0.3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1.3%,涨幅扩大0.7个百分点。其涨幅和增速均高于二三线城市。业内认为,对学区房的追捧推动了相关城市新房及二手房价的上涨。

为约束房价过快升温,相关调控政策密集出台。据中原地产数据统计,1月份各地累计发布房地产调控政策超过42次,2月中上旬各地出台房地产调控措施超28次,内容包括打击“假离婚”套取购房资格乱象、收紧放贷额度,探索新房摇号“计分制”等,上海、杭州、无锡、海口等城市房地产调控全面升级。

“当前,‘房住不炒’定位不变,‘三稳’调控的目标未变,这一点主要是对政策调控的方向给予指导。”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小嫱表示,所有房产调控的政策都不能偏离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方向,政策调控的目的是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房住不炒、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仍是今年调控的关键词”。

就在今年“两会”前夕,国内房地产政策多发,刷新往年记录。“3月份前3天10次调控,这也代表近期房地产调控取向依旧以收紧为主。预计后续还将有多城市发布房地产加码调控,虽然政策力度不同,但整体3月份房地产市场的涨幅有望降低,楼市小阳春力度降低。”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

加大土地供应

相较2019年、2020年的《报告》表述,今年《报告》在“房住不炒”定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调控及保障主体。其中提出,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供给。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这也是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础上,两会中首次提及对大城市住房问题的关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政策明确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体现了土地、财政、规划等方面给予的支持。

“报告透露出未来解决大城市的住房问题着重从供应端入手,加大土地供应。”王小嫱表示,大城市的住房问题的根源在于土地供给不足,造成了市场供不应求,从而拉高了房价。节后,土地的供应模式更改为“两集中”,更是说明政府对土地的政策关注度提升。

实际上,近期各地自然资源与规划部门也已在通过集中供应土地释放诚意。例如,青岛、郑州、天津等城市宣布2021年实行住宅用地“两集中”同步公开出让,部分城市将于全年分三批次,集中发布公告并组织出让住宅用地。

在此基础上,应去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做好公租房保障,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重点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此次《报告》也要求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供给。

对此,王小嫱预计大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将在2021年不断健全完善,“如公租房,共有产权房,集体土地租赁房。本次《报告》要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群体解决住房问题,也呼应了要健全租赁市场及保障房建设,增强城市的包容性”。

去年12月,北京市委召开扩大会议明确提出,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供给。而在此前北京市“两会”期间,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总经理金焱曾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公租房和政策性租赁房分类兜底住房刚需的政策背景下,今年北京还将继续加大力度精准对接“三城一区”等区域租房需求,全面提升保障性租房配套,着眼提升区域人群生活品质,从“有的租”向“租得好”过渡。

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

据统计,当前我国租赁市场人口已从2017年的2亿人涨至2020年的2.2亿人。面对日趋扩大的租赁市场,此次《报告》首提长租房,要求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缓解住房困难。

严跃进表示,租赁房屋的发展,目标是解决两类群体的住房需求,即新市民和青年人,这也是后续租赁产品开发和经营可以关注的目标群。其中,租赁市场的发展将更聚焦于长租房市场,后续或也形成长租房的各类配套政策。

此前,作为租赁市场新风口的长租公寓上演连环“爆雷”,深陷信用危机。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以来,全国共有153家长租品牌“爆雷”。其中,2020年前11月“爆雷”企业达84家,多数因“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的运营模式导致资金链断裂。

为应对扩张的租赁市场及屡禁不止的监管乱象,各地已于近期频繁支招以规范市场。例如,去年9月,四川成都率先发布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对近年来频发的长租公寓“爆仓跑路”“租金贷”、哄抬房租、二房东“两头赚”等行为进行规范。

今年2月,深圳发布《关于开展住房租赁资金监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从增加租赁住房供应、加大住房租赁支持力度、完善房屋基础信息和租赁合同管理、规范行业主体及其租赁行为等六个方面提出二十四条措施;同期,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本市住房租赁企业经营活动的通知》,限制租赁企业“资金池”,严禁“长收短付”;银行业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不得将承租人申请的“租金贷”资金拨付给住房租赁企业。

此外,根据《报告》明确的“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年轻人等缓解住房困难”,严跃进表示,这将为后续租赁市场业务发展减负,也是未来相关企业和租房者的重点关注。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刘瀚琳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