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叠加 人工智能进入新阶段

2021-03-19 09:18:25 中国家电网 

  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市场规模将超过16万亿美元,其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将堪比2020年中国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能量巨大。而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远不止经济数据。

  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曾直言不讳,人工智能是科技制高点,未来掌握人工智能就相当于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优势。

  多项政策扶持

  与早几年深度学习热潮有所不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以及各国政府对行业的认知加深,政府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探索的关注度日渐提升。

  自2019年美国启动新的人工智能计划之后,美国已先后发布多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将人工智能置于国家战略地位。

  欧盟也在去年2月发布了《人工智能白皮书》,强调要大幅提高人工智能研究和创新领域的投资,计划未来10年每年在欧盟吸引200亿欧元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资金。去年12月,欧洲投资银行集团已经启动一项高达1.5亿欧元的新型融资工具,支持人工智能及与人工智能直接相关/互补的区块链、物联网和机器人技术。

  在中国,人工智能也早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早在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上,就提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智能经济同样被寄予厚望。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而随着新基建的提出,中国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已经逐步从理论、研发层面拓展至应用层面。可以预期,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落地、如何在产业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将成为关注重点。

  人工智能走向规范化

  过去十年,人工智能技术经历了革命性的发展时期,但整个行业尚且处于发展初期,距离商业化成熟应用仍需时间。在深度学习热潮之后,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目前正步入平稳发展阶段,资本市场也在经历最初的狂热后进入理智保守阶段。

  与历史上其他新兴产业兴起的节奏相似,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科技,需要长期的资本投入和更多试错空间。而在一定期间内追求利益回报的社会资本眼中,人工智能这种仍在发展期的技术或多或少会被归入“烧钱项目”。IT橘子数据显示,自2017年融资事件数达到顶峰之后,近几年人工智能领域的融资事件已大幅减少。

  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既有的生活模式构成挑战,也引发一些争议和思考,如算法的安全性,以及数据的开放和使用等问题。今年3·15晚会中曝光的人脸识别数据乱象,拷问的正是人们长期以来关注的与技术发展相关数据隐私问题。

  种种迹象显示,人工智能行业未来将步入更深入的阶段——规范化

  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也曾表示,国家应主导建设规范的数据平台,构建良性体系,在可追溯、有技术保障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监管,以及规范接口标准等。

  另一方面,行业应用落地所面临的挑战则需要集合更多资源。人工智能企业需要积极探寻商业模式,推动技术深度融合场景,不断丰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生态。资本也要对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又更多信心和耐心,尤其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人工智能企业有望在解决社会重大问题和满足社会需求方面与政府形成合力,为技术应用创造更多场景,丰富技术应用形式。

(责任编辑:常丹丹 HO01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