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求:房价经常涨不是什么好事

2021-04-17 15:24:45 新京报 

吴晓求表示,房价经常涨不是什么好事,这表明我们的金融体系不发达,没有给社会提供有效的资产配置渠道。

文2330字,阅读约需42分钟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新京报记者 肖隆平 编辑:王春蕊 校对:刘军

4月16日,“新发展格局与‘十四五’大趋势——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继续进行。在上午的“新发展理念与城市治理创新”主题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表示,“十四五”时期是中国迈向中等发达国家的最重要历史时期。尽管人均GDP是成为发达国家的最核心指标,但要成为发达国家不止这一项指标需要达标。成为发达国家的衡量指标有:经济增长、人均GDP水平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预期寿命指标、国际影响力指标。

━━━━━

“封闭不可能使一个国家发达起来”

初步测算,2020年我国人均GDP是近11000美元,这离发达国家人均GDP的15000美元还有距离。通过5年努力,我国人均GDP有望达到15000美元,全国经济总量大概将达21万亿美元。这比现在的美国少一点。吴晓求表示,“十四五”时期末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有很多困难,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国际环境。国际环境现在越来越复杂,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与市场化改革有密切关系,也与我国的开放有重要关系,与我国有一个和平的、协调的外部环境有密切关系。

“而现如今,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复杂,特别是我国的外部环境变得很微妙,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将产生很大影响”,吴晓求表示,造成国际环境变复杂和微妙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从本世纪初开始盛行的反全球化浪潮、逆全球化思潮,以及随后的民粹主义和单边主义。

其次是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目前还处在不太乐观的阶段。所以,这对我国经济发展也会带来很大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

最后,新冠疫情使得世界各国间的交流大幅减少,国际航班大幅减少。但国际贸易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引擎,新冠疫情或将重塑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有观点说,新冠疫情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会改变全球版图,包括全球经济贸易、金融规则等都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吴晓求表示,世界越来越孤岛化,这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封闭不可能使一个国家发达起来,唯有开放才能。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历史已经证明这个规律。因此,我们要高度意识到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并努力逐步改善。

━━━━━

“十四五”要大幅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

吴晓求介绍,我们国内的市场,内部需求还是乏力的,这与人均收入水平提高速度缓慢有关系,也与未来忧虑有关系。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有很大改善,但是公众对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领域还存在比较大的隐忧。这会迫使公众趋于理性消费。

2020年,我国消费出现了十年来首次下降。下降的原因,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也有养老、教育、医疗、住房等压力的影响。因为收入水平没有相应提高,公众消费就会乏力。“我们需要正视这个现实”,吴晓求说。

▲吴晓求在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一个政策重要的作用,除了提高居民当下的收入水平外,还要注重构建社会存量资产收益增长的机制。过去,房价涨得很快,存量资产价值增长也相应较高,但是一个国家不能依靠房价上涨来提高居民存量资产收益率。因为它会影响后续的经济增长,会让后续经济增长成本大幅度提高。所以,“房价涨到今天这个水平,是我国经济一个重大的负担,这会严重扼杀公众的创造力,也使得公众的生存成本大幅度提高”吴晓求说。

“现在年轻人在大城市如果没有房子,真的很难生存”,吴晓求表示,人不能一辈子租房,租房也不是不可以,但在我国租房是不安定的,在一些发达国家有很多法律约束:房东不能随便调房租,我国的房东经常涨房租。因此,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保护租房群体的利益,不能让这部分人处在生活不安定之中,不安定就没办法创业。

吴晓求表示,房价经常涨不是什么好事,这表明我们的金融体系不发达,没有给社会提供有效的资产配置渠道。因此,分配政策要做相应调整,调整重点是关注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虽然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高净值收入群体数量很大,但因为我国人口规模大,低收入群体数量也很大。这意味着“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大幅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

新科技产业化必须创造新资本业态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吴晓求表示,首先要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政策的制定,有些是约定俗成的,比如“价格由市场决定”、“市场主体是平等的”、“财产是要保护的”、“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等都是市场经济基本原则,要继续坚定深化改革。

吴晓求指出,改革是有特定内涵的,不能什么都往里装,不是“和过去不同”就是改革。改革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能够焕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力,让每个人都有未来,每个人都有积极性,每个人都有创造力,每个人都有激情。如果一种制度的调整束缚了公众的手脚,束缚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这就不是改革。

吴晓求表示,要推动中国经济转型还要走一条科技推动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未来的中国经济不能再走简单的、粗放扩张的发展道路。而科技创新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更不可能是喊个口号就是创新。新科技也不会自然产业化,中间有巨大风险,科研人员独自承担不了,商业银行也完成不了,必须创造新的资本业态。比如在上交所增设的科创板、推动注册制改革,这都是有利于新技术研发,推动新技术、新科技产业化的有效措施。

“还有人才培养,中国需要大量的人才”,吴晓求表示,人才是要实干、有闯劲,有探索、改革精神的。我们需要着力鼓励人才,要建立容错机制,让人才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责任编辑:邱利 HN154)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