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乏力,为何多国房价在上涨?专家这么解读

2021-04-18 16:12:49 中新经纬 

【博鳌对话】经济增长乏力,为何多国房价在上涨?专家这么解读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18日电 (薛宇飞)1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1年度报告》(下称报告)如期发布。报告认为,数字贸易在疫情下出现加速发展,在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带动下,亚洲成为数字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与会专家也指出,由于各国数字技术发展水平不一,数字经济的发展可能会拉大各国的经济差距。

数字经济或拉大各国发展差距

报告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称,2020年亚洲经济体经济增速为-1.7%,较2019年下降5.7个百分点。相对于-3.5%的世界经济增速,亚洲经济表现明显好于其他地区,亚洲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进一步提升。

展望2021年,报告预测,总体来看,今年亚洲经济将出现恢复性增长,经济增速有望达到6.5%以上,其中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速有望达到8.5%以上。

在发布会现场,报告的主编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指出,2021年有几个热点值得关注,其中之一就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已经开始转型,这次疫情让大量新的形态出现,数字贸易成为各国与企业的主要选项,发展速度很快。疫情的冲击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推动力,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很可能会越来越数字化,越来越依靠网络,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数字经济很可能成为经济增长重要的动力源(600405,股吧)。”

报告的主编之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林桂军也指出,数字贸易为亚洲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对经济增长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未来,当制造业越往上升级,就会越需要数字技术的支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还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分析,由于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发展都不平衡,导致全球分工体系会重新构造,数字经济发展会拉大各国之间的发展差距。

林桂军赞同桑百川的看法,他认为,数字技术能力会成为阻碍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因此建议数字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对其他国家进行帮助。

房价、大宗商品为何上涨?

报告指出,在2020年,亚洲部分经济体的房地产价格涨多跌少,且个别经济体的房地产价格涨幅较大。在CEIC数据库有季度统计数据的15个亚洲地区经济体中,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有9个经济体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同比上涨,包括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中国、韩国、以色列、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有6个经济体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同比下跌,包括日本、菲律宾、蒙古国、马来西亚、文莱等。

其中,土耳其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涨幅最大,约为26.5%;哈萨克斯坦的房价涨幅次之,约为9.5%;中国的房价涨幅第三,约为6.6%。与之相反,有部分经济体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下跌。其中,文莱的房地产市场价格跌幅最大,约为7.7%。

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资产价格为何会出现上涨?张宇燕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称,资产价格大幅度波动与当前超级宽松宏观政策有关,今年全球的利率非常低,会推升资产价格。随着资产价格上涨,可能会带动全球通货膨胀水平快速抬升,而为了应对通胀,一些国家提前进入紧缩状态,对房地产价格在内的资产价格产生较大冲击。他认为,资产价格和股市可能会出现大幅度波动,应当做好准备。

从中长期看,由于世界经济处于一个中速或低速增长,老龄化加剧、债务水平高等很多长期性因素没有得到改变,还看不到资产价格趋势性上涨的势头。

对于当前大宗商品的涨价问题,张宇燕分析,受到生产与消费高度不匹配、市场竞争不充分、地缘政治等影响,大宗商品的波动一直较大,当前的价格上涨与2020年价格下跌较多有关。

警惕负债水平上升

报告还称,亚洲地区各经济体的政府债务水平总体攀升,财政赤字率普遍提高。据2021年1月IMF发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亚洲地区有41个经济体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较2019年有所上升,仅有2个经济体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出现下降。相较于2019年,2020年亚洲地区有44个经济体的财政余额占GDP的比重由正转负或财政赤字率上升,仅有2个经济体的财政赤字率出现下降。

展望2021年,报告称,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债务水平或将再创新高,进一步侵蚀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进而拖累经济复苏步伐。

张宇燕认为,在疫情的冲击下,很多国家的决策者都推出大量的超常规财政和货币政策,其后果就是债务水平迅速上升。债务水平上升,对一个国家的长期增长有着掣肘作用,各国应当好好应对。

就中国而言,林桂军说:“中央政府没有什么债务问题,它的储蓄大于投资。有地方政府储蓄小于投资,意味着有一定的产能过剩。”(中新经纬APP)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