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地,究竟想做什么

2021-05-11 20:00:54 和讯名家 

文 | 地产八卦女  陈庆

01

这几天,地产圈最火的话题是什么?土拍!

无论是此前的广州、重庆、无锡,还是新近的杭州、北京,满屏的“土地焦虑”,深深刺激了各大地产人和买房人的心。

广州:48宗土地,以郊区地块为主,仍有7宗拍至封顶,溢价率最高达45%。

重庆:46宗土地,平均溢价率约43.78%,最高溢价率达129.98%。

无锡:16宗土地,仅1宗未破最高限价,多幅地块刷新地价纪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前4宗竞价激烈,土拍不得不延长到3天。

杭州:57宗地块,41宗溢价30%不算,还拼到竞自持,最高自持达38%。

北京:拍卖的30宗地,10宗地块都触到了溢价率的上限和公租房或者自持比例的上限,需要继续竞争「高品质方案」。

显然,开发商们如此不顾一切的抢地,是集中土拍政策实施前,所没有预料到的。

即使小心翼翼如北京,将土拍完美控制在低溢价率线上,仍然挡不住开发商们狂热的拿地情绪。

02

说实话,限地价,限房价,竞自持,竞配建,竞品质,土拍的门槛已经不是一般房企够得上了。

很多中小房企在拍地前忙活了几个月,结果到了土拍现场后,面对节节攀升的自持比例、配建面积、溢价率,还没开始,气势上就已经输了:

自持近40%,高昂的溢价,严格的限价,这还怎么拿?

要知道,房企拿地自持,自持的面积只能出租,租金只有持有成本的1%、2%,算上融资利息,实际就是赔钱。卖的部分因为限价不挣钱,自持部分继续赔钱,还要沉淀大量资金。

“让这些不知死活的房企拼命抢地吧,到时候资金链一断就玩完。”面对抢地,有人调侃,那些拿了几百亿抢了一堆高价地的房企,还不如拿着这几百亿去买万科、中海的股票,毕竟这两家房企相对稳健,每年还有分红。

那么,既然明知不赚钱,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房企仍然“前仆后继”式的进场?

03

事实上,对于“夹缝中求生存”这种集中供地模式,很早以前,就有人曾预言说,未来开发商没有选择!现在连房价都替你定好了。你只能选择还干不干,别的不用考虑了。

那么究竟还干不干?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不拿地,就等同于失业,在拿地还勉强算得过账来的情况下,职业经理人肯定要推动总部拿地。

而对于老板来说,不拿地,等同于项目断粮断炊,等同于项目团队解散,等同于自己退出这个行业;拿地,则还可以通过挖掘“管理红利”,以内生动力省成本、提利润,从而减少亏本的风险。

因此,在面临“还干不干”这个问题的时候,大部分房企的反应还是拿地——土地对房开和从业人员来说,不仅是项目投资,可能也是粮食,投资赚不赚钱可能是次要的(如果杠杆率不高,强制自持,也不见得就不是好事),但没有粮食可能是很要命的,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有很高的kpi要求的企业。

即使拿地后,净利率很低,但对大部分房开来说,硬抢也得上,尤其是热点城市。不拿地没活干,关键是你越不拿地,就越拿不到金融机构的融资,规模萎缩得更快,死得也就越快!

04

而集中供地,我们先前也说了,利好融资利率低的央企、民营大房企。

从最近杭州、北京、重庆等城市拍地的情况来看,越秀、融创、融信、龙湖、滨江、招商、卓越等品牌房企表现出色。特别是卓越,在最近的北京土拍上大展神威,连拿多宗地块!

与之相对应的是,某地产50强,报名参与了杭州、无锡、广州等多轮土拍,但激战几轮,全军覆没。

为什么?其实不用靠产品,单靠融资成本一项,这些央企和民营大房企就可以淘汰掉中小房企了。

事实上,集中供地模式下,保证金一地一交,动不动就要上百亿资金,如果全是开发商自有资金支持,很容易影响房企的现金流。为此,低成本的巨额融资,在集中土拍期间,格外珍贵。

而不少国企,说实话除了外部融资,还有整个集团的资金池,面上说资金不能到地产,但是通过集团体系关联企业再到母公司过一道。比如我就知道某家央企,今年就到处融资,还通过面上形式的购房尾款保理等方式从当地另外一家国企融资,利率也才不超过5%。

也正是因为融资利率低,所以大房企才可以心无旁骛的集中拿地。

从这方面说,集中供地这个政策也根本不是降地价用的,而是为了提高门槛,让实力低的公司拿不到地,加快市场出清,降低风险。财务稳健、融资利率低的大开发商通吃,而杠杆高的小开发商连地都没得搞,以后想学泰禾、福晟爆雷都没机会了。

05

当然,既然融资利率高企的部分中小房企再难从集中土拍的22个城市拿地,那么,这些房企又何去何从呢?

事实上,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0年22城商品房销售面积占全国比重24.3%,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占全国300城的比例不足三成,在这22城之外的房地产市场,仍有巨大空间。

例如,如今房价火热的徐州、泉州、义乌、芜湖等地,就并非搞集中土拍的城市。在这些城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而从另一方面看,既然集中供地就能实现让小公司退出这22个大城市的目的,后面只要抓大放小,把少数几个大开发商的贷款、发债和销售控制住,这22个城市的楼市,也就能稳定下来。

更引人遐思的是,由于这22个城市,基本是房价轮动效应的领头羊。稳定了这22个城市,其他城市的房价,是否也会得到稳定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地产八卦女。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