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年薪二孩爸爸中年失业还不起房贷,怪谁?

2021-06-16 21:20:39 和讯名家 

01

力哥以前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我2001年本科毕业,工作一两年上的研究生,然后到的深圳某知名通信公司,到现在将近十年。老婆和我都是农村出身,家里没钱支持,2010年辛辛苦苦攒点钱在坂田买了套二手房,当时大概是120万,每个月房贷6000元。11年生了个儿子。

16年政策放开,响应国家号召,又生个女儿,因为我要经常出差,还在国外研究所待过一两年,家里父母孩子没人照顾,老婆不得不辞职照顾家。

15年底深圳房价大涨,手里正好有小几十万余款,考虑孩子以后要上学,大家也认为房价有国家托着,只会涨不会跌,又在关内买了套五六十平米学位房,总价300多万。首付不够,第一套房找人抵押弄了70万,凑在一起付了首付,贷款260万,月供17000。70万的抵押贷一个月也要七八千。

全家就我一个人在挣钱,拿到手的工资钱两万多,不包括奖金和分红,因为两套房贷加上抵押贷就三万了,奖金就用来补贴家用,日子过得紧巴巴。但想到自己深圳有两套房,心里也会安慰很多。一般分红大部分用来购买股票了,现在持有十大几万股票。

前段时间公司要安排出国,当时考虑家庭条件去不了,后来HR就找我谈话希望主动离职,看现在的样子不离也很难,公司总有理由让你离职,不行打个C就末尾淘汰了。

与其闹来闹去的离职,不如舒舒服服的好聚好散,而且至今也没发现谁闹着就不被离职的。其实我绩效还不错的,也得过多次A,因为我深知,农村出来的孩子,不努力就更没出路,我能走到今天,是公司给我们创造的机会。

最近也在网上投过简历,我们这三十大几年纪,一般出去做不了高管,企业也不要,面试机会也很少,少数小公司面试过,基本月薪也是税前不到两万,税后房贷都不够,有的还看不上我。

我们在大公司,自我感觉水平不错,视野开阔,但和人家一交流,明显有很大不同,人家小公司我们这年龄的,即使不是高管,基本产品从前到后啥都懂,软硬件,结构啥都能做,我们则只能做自己擅长一段,真正让我们做出产品需要很多配置协助,小公司也养不起我们这样复杂的玩法。

目前看只能把学位房卖掉了,但眼下比较麻烦的事情,现在深圳二手房交易十分低迷,学位房也不好卖,急着卖的话350万可能只能卖300万,还了贷款杂七杂八的刚好没有了。

最后就十几万股票离职可以换几十万,离职补偿已经在前年兑现了。这几十万只能凑活偿还一套房的抵押贷款。就算把学位房300万卖掉,幸运地找个税前两万税后一万多的工作,剩下6000的房贷,加上两个孩子上学,养家,完全入不敷出,何况税前两万的工作也不好找。现在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和老婆都觉得愧疚,夜晚也辗转难眠。

今天这个局面也不怪公司,十年来在公司获得的收益已经超出社会平均水平很多,企业成本压力同样很大。我们农村出身,能在深圳生儿育女有房有家已经不错,当然还有个标志307。

这么多年来,我时时鞭策自己,从来不敢懈怠,能加班就加班,能早去就早去,领导一点不满,就紧张好多天,生怕丢了工作,可到头来还是不得不离职,入不敷出。那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是我不努力么,是企业给我的待遇不好么,还是房价带来太高生活成本?

看完这个故事,你是不是心里各种不是滋味?

觉得这样底层出身,白手起家的农村大学生,那么努力才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成就,突然失业面临巨大家庭财务危机。

而我可能还没他那么努力,学历和收入更没他那么高,我的未来是不是会比他更惨呢?

这到底怪谁呢?怪高房价?怪华为冷漠绝情?

我觉得最主要得怪这个作者不懂理财,选择赌博。

虽然文章看起来很平和客观,是理工男的一贯思维,只是罗列了数字和事实,最后的感慨困惑也并不煽情,我也非常同情他在自己没有主观过错的情况下,突然中年失业的遭遇,但在描述自己理财选择时,他却为自己错误地选择了赌博找了很多托词。

02

下面力哥就来复盘这位悲情中年男人的理财人生:

2001年本科毕业,正常情况下应是1978-1979年生人,2010年在深圳结婚买房时已32岁,此时夫妻双方工作了9年(假定妻子一样大),考虑到双方家庭都帮不上忙,而职场最开始的几年收入一般不会很高,再加上深圳的高消费和房租支出以及考研等学习费用,中间也可能还要反哺农村父母,能攒下几十万首付款实属不易。

为了能屌丝逆袭,就必须想方设法留在深圳工作,因为只有这里能给你提供像华为这样月薪两万多,算上奖金和公司股票分红,实际年薪应该有50万左右的高薪工作。这样的高薪工作,别说在农村和镇子上压根找不到,在许多二三线城市也很难找到。

而要一劳永逸安家深圳,就必须得在深圳有一张房票。既然只有这里有那么高薪的工作,全国各地高学历、高能力、能吃苦,肯拼搏的年轻人都想来此淘金,那高房价就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最自然最管用的人口调节器。如果深圳房价和四线城市房价一样,那这座城市早就人口爆炸瘫痪了。所以节衣缩食攒首付也是最理性的正确选择。

买房后第二年,33岁生了个儿子,虽然稍晚了点,但在深圳这种竞争极为激烈的城市,晚婚晚育也很正常,而先买房后生子的理财策略也非常正确。

至此,没毛病。

但“16年政策放开,响应国家号召,又生个女儿”。这或许是作者前半生最失策的人生选择。

因为生不生二孩的选择不仅是权利问题,更是能力问题。

国家在2016年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是国家给了你这个选择的权利,但用不用这个权力的决定权在你手里。

更何况国家也没有鼓励号召你生二孩,否则就应该全面取消计划生育政策了,国家只是说不会再因为你超生二孩开罚单,但没说替你养孩子,所以生孩子前就要仔细想想你是不是有生二孩的经济条件。

这个双农子弟家庭面临着非常沉重的养老负担,双方父母都是农民,最多只享受比较低层次的新农合保障,未来养老看病压力都落在这对夫妻身上,而已经有的一个儿子未来在深圳的抚养教育费用也不可能低,他们自身在2016年也已38岁,人到中年,必须要考虑到自己未来的养老需求了。

而“因为我要经常出差,还在国外研究所待过一两年,家里父母孩子没人照顾,老婆不得不辞职照顾家。”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理解,但也意味着老婆断了收入,整个家庭甚至家族(如果他们没有兄弟姐妹的话)的经济压力完全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危险的家庭财务结构!

眼下作者面临的还只是意外失业,人完好无损,就算找不到年薪50万的工作,按作者自己的说法,在深圳找家科技型小公司,月薪税前不到两万,也就是年薪20万左右的工作还是能找到的。2016年深圳平均工资7914元,即年薪95000元,20万年薪是当地平均工资的2倍多,怎么也不能算穷人。如果放到全国,这样的年薪会让绝大多数国人羡慕到死,这样的年薪还哭穷真的没天理。

所以虽然中年失业风险也很可怕,但远不如身体出现风险可怕!

人到中年,年轻时期常年一刻不停拼命工作到这时会逐渐反映到身体上,无论是过劳死还是罹患癌症的概率都开始大幅提高。我不知道这位作者有没有给自己买过高额寿险和重疾险,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万一自己意外猝死或罹患重病失去工作能力,却没有提前购买足额保险的话,他的父母、妻子和孩子才真的会面临万劫不复的灭顶之灾!

更何况,2016年作者已38岁(假定妻子一样大),高龄产子本就风险高,质量差,自己和父母年纪都大了,未来带孩子也会更加力不从心,而且一胎是儿子,一方面养儿子的成本本就比女儿高,另一方面就算是农村有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一胎儿子也已经满足了“传香火”的需求。万一第二胎还是儿子,两个“建设银行(601939,股吧)”的抚养成本就高得多了。

很幸运的是,第二胎生了个女儿,如他们所愿一双儿女凑成“好”字,但如果二胎又是儿子呢?

如果作者真的具有风险意识的话,这种极为脆弱的家庭财务结构,本就不具备再生二胎的能力和条件。生二胎的行为本身就近似于赌博。

因为在16年做出了生二胎的“赌博”之选,这就决定了作者不得不在赌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首先,抚养两个孩子面临的经济压力更大,所以作者急需通过更激进的理财手段,谋求更高的投资收益。

其次,家里有两个孩子也意味着6年前买的房子很可能住不下了(当时应该没考虑过二孩),不得不换更大的房子。

第三,中年得子的喜悦,尤其是对一双儿女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作者会更加在意孩子未来的教育和钱途,希望通过自己这一代的努力,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等孩子长大了,能彻底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

而这些需求和焦虑都是二胎计划的副产品。

这才出现了“15年底深圳房价大涨,手里正好有小几十万余款,考虑孩子以后要上学,大家也认为房价有国家托着,只会涨不会跌,又在关内买了套五六十平米学位房,总价300多万。首付不够,第一套房找人抵押弄了70万,凑在一起付了首付,贷款260万,月供17000。70万的抵押贷一个月也要七八千。”

为什么我在没有详细看过作者全文,只是粉丝留言简单转述核心信息后就给出了“活该”的评论,就是因为首付不够还要借钱买房这件事本身就是在赌博。

而“大家也认为房价有国家托着,只会涨不会跌”只是作者给自己选择赌博找的安慰剂。15年深圳房价大涨的赚钱效应加上市场一致看涨的预期导致作者认为此时买房是相对安全又能取得较高潜在回报的投资选择。

可作者又不是职业炒家,为什么早不买房晚不买房,偏偏生二孩时要买房?

说到底还是被二孩逼出的需求——所以最后半投资半自住性的在关内买了套自己的财务状况无力承担的高价学区房。

原来他只需偿还6000元月供,现在却需偿还30000-31000元月供。虽然实际年薪能达到50万左右,但分红大多都放在公司股票账户上,实际每月能到手的工资+奖金也就30000多元。

这么高的月供意味着基本耗尽了他们家日常的现金流,就算孩子还小,关内学区房暂时不住出租每月能有5000元租金收入,日子也还得过得紧巴巴,更无法覆盖我上面说的他们家未来那么大的风险敞口。

而他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熬过这几年月供高压期,等下一波深圳房价暴涨,自己的投资就赚大了。作者自己也毫不讳言,虽然收入那么高,日子却过得那么苦,“但想到自己深圳有两套房,心里也会安慰很多”。

这不是赌,又是什么?

深圳房价现在被政府强力打压,短期不但看不到大幅上涨的希望,而且还在慢慢下跌。

很多粉丝留言问力哥XX城市房子还能买吗?却并没介绍自己的财务状况。很多人在做出购房决策时,往往只取决于他主观判断房价未来还会涨,自己现在买房应该能赚钱,却并不在意自己到底有没有购房需求和能力。

但实际上买不买房,买哪里的房子,买多大的房子,这不仅取决于宏观上的房价走势,更取决于你微观上的理财需求和能力。

没能力却硬要买房,那就是赌。

而由于意外失业,无力偿还月供,所以至少眼下作者是赌输了——愿赌服输是赌场第一原则和赌徒基本素养,所以他活该。

03

现在他只有两条路。

一条路是继续赌深圳房价未来还会上涨。

赶紧找个月薪一万多的工作做起来,满足家庭日常开销没问题,还贷缺口先用卖掉股票套现的几十万补贴。这点钱支撑两三年应该没问题。

这段时间里,想办法二次学习,东山再起,重新找到相对高薪的工作岗位。同时,还没用于还贷的积蓄,先拿去做预期收益率更高的金融投资,比如股票、基金、网贷、黄金等,获得更高的利息。

国家很难一直压着深圳房价不让涨,只要未来三五年内,深圳房价还有一波大幅上涨的热潮,交投活跃,到时候再卖就容易多了。说不定扣掉利息成本,还能再赚个上百万。

但未来的事,又有谁敢打包票呢?

另一条路是愿赌服输,到此为止。

把学区房低价卖掉,把离职卖股票的几十万还了首付贷,这样自己就不再拥有这套学区房的资产,也不再背负其巨大的债务,白忙一场空。

但即使如此,老房子6000元的房贷还要还,加上两个孩子的抚养费和日常开销,一万多的税后月薪也还是不够。

面对这样的局面,如果我是作者,我可能会选择第一条路。既然已经上了梁山,或许也只能继续硬撑着赌下去了。

文章是以前写的,现在回过头来看,不得不说,这位作者的运气比较好,二胎生的是女儿,深圳房价之后真的大涨了。如果他的房子还留着,现在应该值不少钱了。

04

最后回答作者的疑惑: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怪企业冷血绝情吗?

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养老院,所有想把企业打扮成一个温暖大家庭的老板都是伪善。

华为业绩下滑,资深老人的实际贡献越来越低而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对年纪偏大的老员工一刀切,既节约人力成本,又能给薪资更低但学习和创新能力更强的90后甚至95后年轻人腾出空间,作为以狼性文化著称的华为,这么做无可厚非。

过去10年,作者在华为能拿到这么高的薪水就是拜狼性文化所赐,只不过现在到自己要还的时候了。虽然残忍,但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更没必要拿道德说事。

怪自己不努力吗?

显然说不通,在老家的同龄人中,他已经干得非常出色了。

怪高房价逼良为娼吗?

深圳房价是很高,但你也在深圳找到了高薪工作,从而在深圳买房安家。和那些90后年轻人相比,你出生的时代决定了你比他们幸运得多,深圳并不亏欠你。

更何况并不是所有深圳打工族都必须生二孩,也不是所有深圳打工族都必须买学区房,更不是所有深圳打工族在明明知道自己力不能支的情况下,还要采取硬靠贷款买二套房,而不是贴钱换房的方式更稳妥地实现买学区房的梦想。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四个很残酷的道理:

一、懂理财很重要

年入不到5万的年轻屌丝输得起,年入50万的中年中产输不起。不懂理财瞎折腾,把自己放到输不起的赌桌上,那就是作死。

二、生孩子(二孩)要慎重

对年轻屌丝来说,如果不想让自己的下一代长大了也和自己一样挣扎在社会底层,痛苦不堪,天天为生存发愁,就不要轻易生孩子,害人害己。

对新兴中产来说,不要妄想你们夫妻都是高知高收入,以后能狠下心穷养孩子,所以不要轻易生二孩。

三、持续学习很重要

今天是后喻时代,轻人学习新事物,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正越来越比中年人已掌握的老知识老经验更重要,别妄想有张985或221本科甚至研究生文凭,被外人看起来光鲜亮丽的500强大公司招入麾下就可以一生安安稳稳,平步青云了。

随着年龄增大,你的刚性支出会越来越多,如果你不能在工作中持续学习,你对企业来说性价比就会越来越低,遭遇中年失业危机就一点不意外了。收入最高的金融、IT、互联网行业尤其如此。

四、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这是有史以来最美好的和平时代,我们不需要通过真刀真枪发动战争的方式来竞争生存资源,但这又是有史以来竞争最激烈的时代,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更高维度的激烈竞争每天都在上演。

最后决定成败的往往不是你的努力程度,因为努力并不稀缺,而是你的选择,因为做出智慧选择的能力很稀缺。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力哥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