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蒙眼狂奔”的新兴市场身陷质量危机

2021-07-22 08:49:21 中国家电网 

  降噪耳机被认为是一个“新万亿市场”,正在成为这个聒噪时代 " 大隐隐于市 " 的必备物件,甚至有可能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用户广泛普及的“刚需智能硬件”之一。

  有多火爆?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TWS耳机出货量增幅高达78%,2021年预计出货量将达3.1亿部,增幅仍旧超过33%,需求旺盛。

  走在大街上,会发现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戴着耳机散步、跑步,有时候在嘈杂的地铁、公交上也会戴上耳机试图与周围的吵闹环境隔离开。也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号称有降噪功能的耳机。

  事实上,降噪耳机并不是一个新兴概念。早在1989年,BOSE就推出了首款商用降噪耳机,2016年,索尼将这项技术应用于蓝牙耳机上,推出了著名的MDR-1000X。如今,“降噪”已成为各手机品牌的新品类“标配”,仅在刚过去的两个月内,小米、华为、vivo、OPPO 都接连发布了自家的新款蓝牙降噪耳机。而它们的价格也从最初的 2000 元左右,降到了目前最低 200 元价位,并且根据行业发展来看,仍有下降空间。

  E侠君同时对电商平台销售的耳机产品也进行了调查,发现在电商平台,“无线”“主动降噪”已经成了大多数耳机产品共同的卖点。“智能数字降噪”“多维降噪”,各种围绕降噪的宣传词语高频出现。另据了解,现阶段我国降噪耳机生产厂家已有300家左右。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随着各大厂商开始标配主动降噪功能,未来 TWS 降噪耳机市场占比仍将快速提升。

  然而,疯长的降噪耳机市场同时也正面临严峻的质量危机。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专门针对“主动降噪耳机”进行了风险监测,共涉及47家企业的60副耳机,检测项目包括最大声压级、主动降噪量、综合降噪量等项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根据监测结果,认为风险监测中五成的降噪耳机降噪量不足,可能会使消费者在噪杂环境中调高音量,而噪声声压级过高,可能存在一定的听力损伤风险。其中,近 4 成产品根本不具备主动降噪,却在以此作为卖点宣传。

  除此之外,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主流蓝牙耳机厂商也未能逃脱被指控的命运。

部分用户投诉截图
部分用户投诉截图

  降噪耳机产品质量的“缺斤短两”,不仅影响了市场的良性发展,也给消费者的听力健康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19年发布的调查报告,全球范围内12-35岁的人群中有接近50%(11亿)的人群面临丧失听力的风险,目前全球有近5%的人口面临衰退性听力损失,这与不良的用耳习惯有直接的联系。而那些货不对板的降噪耳机,不仅没能保护消费者的听力,反而成为了听力安全的健康漏洞。

  可以预见,伴随着正在进行中的5G换机潮,以及人们对于更舒适听音体验的追求,降噪耳机市场仍将长期处于高速增长态势。在缺少行业标准和政策规范的现阶段,如何加强市场严格监管,从源头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是每一个玩家和相关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与方向。期待这个新兴品类能够早日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责任编辑:常丹丹 HO01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