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郑州市多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降雨量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据不完全统计,16日以来,此轮强降雨造成全省89个县(市、区)560个乡镇1240737人受灾,郑州市因极值暴雨致25人死亡7人失联。
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城乡院总规划师,原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高毅存认为,此次郑州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暴露出内陆城市也存在严重内涝的可能,这也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敲响警钟,是时候反思城市基础设施是否到位,是否符合城市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据高毅存介绍,当下城市抗灾能力多是按照二十年一遇或者五十年一遇的灾情标准设计的,这就造成城市防护体系和防汛抗灾能力普遍偏低。随着国家经济能力的逐渐提高,高毅存认为有必要对现行标准进行修正,提高防洪防灾标准。
至于提高到怎样的程度,高毅存称,“应该因城而异,标准重新设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应该尽快采取一些必要措施,由国家设置标准,包括规章制度、规划设计标准、防洪防灾等级等要加以调整,完善城市防灾抗灾基础设施的建设。”
但高毅存也提到,即便是提高城市内涝防治设计标准,也不可能将标准设置为千年一遇级别,“这是非常少见的情况,经济投入产出比也完全不匹配,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城市设防标准是寻求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平衡。在国家标准中,特大城市内涝防治设施能够抵御50年到100年一遇的暴雨。”高毅存说。
事实上,为应对内涝,郑州早有准备。早在2016年,郑州就进入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范畴,2018年,郑州更是提出要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项目。但在暴雨袭城之下,郑州城市排水系统瘫痪,如此“脆弱”的海绵城市不免引人质疑。
对此,高毅存解释到,海绵城市更多的是体现绿色城市的设计理念,主要是对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同时能减少地面径流,减少雨水排入河道和下水系统造成下游出现汛情是海绵城市的目标之一,但海绵城市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在极端天气面前,“海绵城市”也无能为力。
据了解,考虑到投入和效益的平衡,应对3-5年一遇的降雨量是海绵城市管网建设的普遍标准。而郑州此次的极端降雨是千年一遇级别,已经远超各项标准。
众所周知,巴黎、洛杉矶等城市在解决城市内涝方面拥有成熟经验,高毅存以此为例介绍到,城市地下充分的管道设施是保证城市运营的基础,煤气、信息、热力等管网构成城市地下空间和地下功能,虽然人们日常生活看不见,但对于城市运行来说这些反而更为重要,“它就像人类血管和神经系统,哪个方面出现问题,这个城市运行就会瘫痪或者大面积受灾。”高毅存表示。
相较于国外发达的防汛排水系统,国内城市抗灾能力则要分为老城和新城区别看待,高毅存介绍到,现阶段,新城新区的建设都坚持科学的高标准的设计,用先进的设施和理念来建设新城,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排水、城市内涝等问题。
但对于老城来说,城市内涝问题是难以根治的顽疾。高毅存分析称,老城设施陈旧老化,城市更新扩建地下工程,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老城要尽量保持地上风貌,因此受空间和条件的局限,地下空间和功能就难有大的改善。”
不过,老城提升排水防汛功能也并非无计可施,高毅存认为,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各地要查明哪些地方排水能力薄弱,哪些地方是易发灾害地段,找出城市中最脆弱的那根神经刻不容缓,城市的立交桥,地铁和地下隧道等低洼和地下基础设施是城市的敏感部位和软胁,应该予以重点关注。在此基础上,在暴雨来临之前,城市管理工作者要对每一个灾情易发点位进行严密监控和提前部署。
另一方面,城市各个系统之间必须要紧密关联,做好排水系统日常维护,暴雨来临之际能够保证排水系统畅通无阻,因此,城市的管理必须是综合的、联动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