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发布满两年后,9月2日,新一份《“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对外发布。
广西已率先“预热”。就在一个多月前,广西举行“高水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新闻发布会”,广西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欧阳斌指出,广西将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到《实施方案》当中。
纵观《实施方案》,广西占比着实不低。在具体项目上,欧阳斌提及的正开展前期工作的平陆运河、黔桂铁路增建二线、南昆铁路百色至威舍段增建二线等项目,均被顺利纳入《实施方案》当中;更重要的是,在“强化重要枢纽功能”相关安排中,“加快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被列为首项,位于重庆、成都等地之前。
广西的积极不难理解。眼下,广西被赋予 “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向海经济”的期待。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四个“两端枢纽”之一和三条主通道的共同终点,也是除海南之外西部仅有的出海口,广西也理所应当有所作为。
西部陆海新通道空间布局示意图 图片来源:《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
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以北部湾港(000582,股吧)为例,《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000万标箱,其中外贸箱吞吐量达200万。与此相比,2020年,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仅505万标箱。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要求下,广西如何担起“出海口”之责?
反超
不妨简单回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展史。自1992年开始,广西就启动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但多年来应者寥寥。直到2015年,由重庆主导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成为破题关键,广西在2017年迅速加入时称“南向通道”的建设,这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雏形”。
作为最早的“发起者”,广西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的参与度一直不低。一个原因是,它可能是广西探索发展方向的一个突破口。
西部陆海新通道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片来源:《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
虽地处沿海,广西向海发展开始得并不算早。更靠近内陆的柳州、桂林分别因制造业和旅游业率先起步,沿海的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未能享受发展先机。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批,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的发展重心才正式向南偏移。
直到现在,沿海三市仍不是广西经济“领头羊”。去年,钦州、北海二市GDP仍处在1000亿~2000亿区间,防城港更是仅有732.8亿元,居于全区倒数第二。
得益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广西相对薄弱的沿海经济开始发生逆转。
港口最先受到影响。去年,即便在疫情影响下,包括沿海三市海港的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实现15.6%的增长,增速在全国前20大海港中仅次于福州港。高速增长助推北部湾港在该指标上超过深圳港,上升至全国第11位;今年上半年,北部湾港更实现外贸货物吞吐量8306万吨,反超广州港(601228,股吧)跻身全国前十。
在今年3月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北部湾港也被纳入全国10个国际枢纽海港之一。
图片来源:《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截图
不可否认,长江汛情、三峡船闸拥堵等一系列复杂局势倒逼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价值突显。同时,过去阻碍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大大改善,也让广西沿海城市迎来了机会。
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基础设施。曾有业内专家指出,由于历史欠账问题,通道沿线的老川黔线、黔桂线等西南铁路大动脉多为单线铁路,且修建年代较早、技术标准低、运能小;三个沿海港口同样存在航道、航线不足,航道设施无法适应大型集装箱船舶需求等问题,难以满足货运的增长。
借政策东风,广西正在加速补短板,完善与周边省市的连接,增强对货运需求的吸引力。据广西发改委副主任黄文川介绍,包括贵阳至南宁高铁、钦州东至钦州港铁路支线扩能改造等项目均有新进展,三条主通道多条连接线路亦在推进。此外,在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要求下,钦州港也在开展航道扩建、新码头建设等工作。
过去从东部出海的货物,调头向南的趋势渐起。
去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拓展至达州、南充、涪陵等物流节点,目的地覆盖全球98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个港口;同时,跨境公路班车在开通东盟国家6条线路基础上,进一步开通两条到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中亚班车线路。
根据《实施方案》总结,2020年,西部地区至北部湾图定班列达到9条,铁海联运班列、中越跨境班列分别开行4607列、1264列,同比增长105%、23.2%。
“漏斗”
但基础设施完善只是第一步。
在总结过去两年发展问题时,除基础设施外,《实施方案》提出,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仍存在通道物流体系尚不完善,运行效率和规模效率偏低,通道与产业、贸易等融合发展亟需加强等问题。
对于广西而言,这也决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天花板。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5年,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000万标箱。对比去年港口完成情况,该水平相当于目前该指标居于全国第7位的厦门港,也意味着,北部湾港需要在5年内实现集装箱吞吐量翻番。
、
但北部湾港面对的竞争局面并不轻松。如何进一步增强港口黏性,让更多货物在市场条件下用脚投票,选择北部湾?
不久前,在调研北部湾港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国文发现,在货运量迅速提升同时,一些仓库仍然存在空置情况。这一方面说明北部湾港口设施能力、特别是仓储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但另一方面,需求不足制约了港口的进一步发展。
问题出在哪?王国文分析,一个主要原因是,许多货物直接通过“整箱交、整箱接”的形式在此完成货物交接,并没有在此存储和中转的需求。而在这背后,北部湾一些港口缺乏货物增值能力,在货物装卸之外并未与当地制造业发生关联,流量没能转化成当地经济的发展资源。
反过来,“漏斗式”的港口运营方式也会影响货运量增长。王国文指出,对于北部湾港在政策红利下涌入的流量,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完善通道,提供相关存储、加工、制造服务,将流量在此固化。
反观过去广西的发展,制造业与通道建设错位,让重大政策迟迟难以在此落地。一个例子是,由于广西、特别是北部湾城市制造业偏轻,即便坐拥背靠珠三角的优势,但并没能最有效承接产业转移——不少制造业企业甚至舍近求远,跳过广西,直接迈向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将更多功能附加在通道建设当中,是广西破题的第一步。
在《实施方案》提出 “构建通道融合开放开发发展新局面”要求下,亦包含“加快通道经济发展,发挥通道对区域协调发展支撑引领作用,培育通道经济增长极”等内容。在其背后,正是一条以提升附加值发展通道的基本思路。
重构
对于广西而言,这种思路还可能意味着一场产业经济地理的全方位重构。
王国文曾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展开一项研究。他指出,通道上有一系列节点,可以是港口,也可以是铁路场站。一个可能形成的图景是,围绕境内境外这些核心节点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甚而创造新的城市。这是因为,通道效率提升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形成加工制造业聚集,并同时创造新的人口聚集机会。
具体到西部陆海新通道,将可能形成十多个产业集群,包括会形成新的一批50万人口规模的新城市(300778,股吧),或者是依托场站形成的一些新市镇。
而在新老交替下,产业重构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在广西,沿海城市制造业出现超过传统制造城市的可能。据王国文分析,在钦北防三市,可以通过临港大进大出能力重塑产业布局,而作为全省乃至更大范围的中转分拨中心,南宁则可能以交易平台聚集一部分生产能力。
结合现有优势,通过通道构建的新型产业集群也将呈现多样化趋势。比如,以运输钢铁、化工等重工业产品为主的北海,可以配套布局一些适度偏重的制造业集群,而运输大量农副产品的钦州、防城港,则可能更适合消费类、偏轻的制造业集群构建。
而在港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下,城市群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北部湾城市群被定位为“发展壮大”的5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与其同在一列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
全国城镇化空间格局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根据《实施方案》,将进一步发挥通道对区域协调发展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培育通道经济增长极,其中重点提到,将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北部湾城市群。
北部湾城市群空间框架示意图 图片来源:《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
从产到城,或许也是广西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过程中,推动更大范围区域格局重构,增强纽带功能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除现有三条主通道外,《实施方案》还包含对陆路通道的安排。其提及的友谊关、水口、峒中、硕龙、爱店等口岸的新安排,均位于广西崇左和凭祥两市。这意味着,广西还将在更高水平开放程度下,进一步优化自身在整个西部开放格局中的定位。
北部湾城市群开放通道示意图 图片来源:《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
当然,这更需要广西有审时度势的眼光,并且主动作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