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的冬天

2021-10-25 11:44:32 原:中访网原创微信号 

  2021年的冬天,来得比平时早一些。这才10月下旬,北京的最低气温已经降到了接近零度。往年这个时候只需要穿个薄外套,今年很多人已经穿起了轻羽绒。

  10月22日晚间,一则消息引发市场强烈关注:接到对SOHO中国下属企业建华置地涉嫌偷逃税款的举报后,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经税收大数据分析研判,依法对其实施立案检查。

  公开信息显示,建华置地成立于1994年2月,法人代表为潘石屹,注册资本10397万元,SOHO中国持股95%,华远地产(600743,股吧)持股5%。

  华远地产对外披露,按照协议约定,公司享有建华置地经营开发的尚都国际中心A座项目的全部收益,SOHO中国享有尚都国际中心二、三期项目的全部收益。

  截止2021年6月底,建华置地总资产4135.75万元,净资产4091.03万元,上半年净利润0.32万元。

  税务调查对SOHO中国到底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可能还得让子弹飞一会儿。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对于潘石屹来说,今年的冬天已经够冷了。SOHO中国谋划多年的股权出售事宜,高高举起,又重重跌下。

  从2019年开始,潘石屹准备卖掉SOHO中国(或旗下项目)的消息不胫而走。3年后,终于正式提上日程。

  6月16日,SOHO中国对外披露,黑石集团将出资236.58亿港元,以要约收购的形式拿下公司91%的股权;潘石屹家族一次性套现142.81亿港元之后,仍将持有公司9%的股份。

  8月初,要约收购方黑石集团收到市场监管总局签发的通知,根据《中国反垄断法》对要约方提交的申报正式立案审查。

  市场的担忧,终于在一个月后得到验证。9月10日,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要约收购终止。潘石屹筹划数年的股权出售,宣告失败。

  因为要约收购,SOHO中国长期低迷的股价,曾在6月初迎来一波暴涨,市值飙升至250亿港元;交易取消后,公司股价在消息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暴跌三分之一,如今又回到当初的萎靡模样,最新市值不到110亿港元。而公司名下仅投资物业这一项资产,价值就高达636.56亿元。

  那几天,央视还拍到,潘石屹夫妇现身2021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表情凝重。

  这应该是潘石屹从业30多年来,最水逆的一年。

  1987年,在石油部门当公务员的甘肃天水人潘石屹,辞职下海南,与冯仑王功权易小迪等人组建万通。后在海南房地产泡沫中全身而退,回到北京。

  1995年,在北京找生意做的潘石屹,遇上留洋归来的张欣,随即闪婚。之后,夫妻合伙创立SOHO中国,通过SOHO现代城、建外SOHO等几个标志性的作品,在行业站稳脚跟。

  随后便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招保万金”风头强劲。不过,从业绩看来,SOHO中国完全可以与它们并驾齐驱。

  如果说海南时期是春天,埋下了商业的种子;在北京的前面十几年是夏天,炽热地生长。那么,从2012年开始,潘石屹便进入了自己的秋天,再到如今的冬天。

  当时,正值壮年的SOHO中国,突然宣布从“开发-销售”向“开发-运营”模式转型。

  包租公好当吗?答案显然是苦涩的。2014年之后,公司连续大规模出售旗下物业,凌空SOHO、上海外滩金融中心这些潘石屹的“心头好”,为公司换取近300亿元现金。

  2018年初,潘石屹面对卖资产的质疑,明确表态,以后不卖了。但是,随后就是2019年的清仓传闻。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现在的潘石屹,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留在中国市场?SOHO中国多年没拿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下,房地产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SOHO中国想要东山再起,恐怕没那么容易。

  2021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8.05亿元,同比下降44.59%,主要原因为去年上半年出售资产产生6.71亿元收入,而今年为零。同期,公司净利润3.43亿元,其中包括投资物业的评估增值2.89亿元等。也就是说,公司靠收租获得的收益,只够覆盖运营成本。

  继续寻找买家?连黑石集团这种全球化的大买家,也没能将SOHO中国成功收入麾下,国内外的同行们,因为同样的原因,可能也无能为力。

  面对上百亿元的债务和每年接近10个亿的财务费用,SOHO中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可能还是要继续卖掉部分项目来解决短期问题。

  不过,这种状态能持续多久?潘石屹的未来走向会如何?

  只道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访网关注。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泓杨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