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斌们”的无奈:风雨过后能否有阳光?

2022-01-07 09:12:27 90度地产 微信号 

论是疫情的不断反复,还是房地产行业的流动性危机,当下很多人的感受都是充满变数,有太多看似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出乎意料的发生了!

“去年年底,我跟老板签了个5年之约,我走不了是事实,我觉得你们不用再关心这个问题。”8个月前,朱荣斌给业内外吃了一剂定心丸,用签约这样的“石锤”来回应外界对他离职的传言,也稳定了外界对这家知名闽系房企——阳光城(000671)的发展预期。

然而,一年不到,剧情出现了反转,1月6日,阳光城发布公告称,于2022年1月5日收到上海嘉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提名的执行董事长兼总裁朱荣斌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

这是一次很干脆的离职,公告显示,朱荣斌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十届董事局执行董事长兼总裁职务,同时不再担任董事局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担任其他任何职务,而且,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局之日起生效。

作为将阳光城带上巅峰的明星职业经理人,朱荣斌内心对此也非常复杂。1月6日,他发了一则消息,表示离职是长时间纠结、博弈及挣扎的结果,确是无奈,请大家理解。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个有些令人难过的故事,无论对朱荣斌还是阳光城,皆如此,前者去向未定,后者面临的是更大的不确定性。

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房地产行业的现状,朱荣斌离职并非个案,在行业整体被迫进入缩表阶段,很多曾经开疆拓土的职业经理人可能会面临同样惨淡的结局,未来也许还会有更多的朱荣斌。

朱荣斌离职

冬天过去就是春天,但有些冬天真的很难过。

“难忘过去几年,犹如一场大酒,豪情壮志,至酣至畅。醒来痛如刀绞,仍无怨无悔,无愧无惧。” 朱荣斌的这段话写的是他自己的心路历程,多少也映射了房地产行业一路走来的境遇。

他怀念的这一段激情时光大概从2017年开始,入职阳光城以后,朱荣斌带领其组建的管理团队首次在业绩会上亮相,意气风发,备受关注,当年阳光城首次实现千亿销售,但底子薄弱,拿地、布局、融资、品牌…….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

2019年,朱荣斌用两年多的时间,将阳光城带到了2000亿阵营,并使其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房企。比规模更重要的是发展质量,2020年,阳光城引入战略投资者泰康,提升分红率,红线降档至“黄档”,尤其在资本市场的地位显著上升,穆迪将主体评级由B2上调至B1。

可以说,没人会否定阳光城近年来的成绩,比如,今年上半年,阳光城实现营收299.32亿元,同比增长24.10%;实现净利润19.94亿元,同比增长17.08%;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入79.93亿元,持续为正。中信证券(600030)、海通证券(600837)、中达证券投资等金融机构对阳光城的业绩表现也给予了肯定。

经营业绩保持增长,净负债率有所改善,海通证券预测阳光城2021、2022年的营业总收入分别约为1026.23亿元、1240.40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2.83亿元、74.91亿元,并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不过,这种局面在下半年彻底改变了,随着房地产行业融资收紧,房企陆续暴雷,阳光城也不可避免的陷入危机。10月29日,阳光城公布2021年前三季度财报,扣非净利润大幅减少96.89%,二股东泰康系对业绩报表投下两张反对票,阳光城遭遇股债双杀,12月27日,泰康系进行了清仓式坚持,目前持股降至3.99%。

危机还在持续,但朱荣斌在此时离场了,虽然没有人知道其离职的真正原因,但外界猜测,这与阳光城的流动性危机有关。有一种说法认为,朱荣斌在2020年上半年踩错了节奏,比如,2020年前5个月,阳光城地价总支出351.55亿元,拿地力度明显高于2019年,而且,前五个月的拿地成本较2019年高出了23%。

无论如何,即便朱荣斌曾多次强调过安全性和现金流,甚至阳光城做过测算,可以活得比业内60%的企业更长,但危机还是降临了,这比所有的说辞和数据更有说服力。

“天命即至,夜黑路长。少年之心,向往光明。九死未悔,无问归途。”也许,对朱荣斌来说,纵万般纠结,但没能陪阳光城走出这场危机,仍然是很大的遗憾。

地产职业经理人的困境

作为明星职业经理人,朱荣斌的履历非常光鲜,从中海到碧桂园,再到阳光城,每一笔都浓墨重彩,但也因为光鲜,其离职对企业不可避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克而瑞人力资本测评中心主任谢杨春对90度表示,朱荣斌的离开,虽然没有到“地震”的地步,毕竟很多机制的根基还在,而且阳光城提早进行架构和权责的调整,做好了预案,但还是会带来很多影响,比较大的影响是原团队可能会离开,现阶段关键岗位上的离开还是需要时间来弥补。

“可能会引发债权人的后续连锁反应。”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朱荣斌的离职将会加剧市场对阳光城的疑虑并降低对公司未来的信心,结合二股东“割肉退场”等一系列事件,无论对于公司的股价还是对于公司的市场形象、市场信心都是巨大的打击。

阳光城能否走出阴霾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但可以肯定的是,朱荣斌离职绝对不会是个案,实际上,这场流动性危机已经在搅动房企内部的组织架构和职业经理人。

据90度盘点,近半年以来,万科、中梁、中交、蓝光发展(600466)、大悦城(000031)、龙湖、大发、嘉凯城(000918)、云南城投(600239)、金科、京投等至少十余家房企均发生职业经理人变动,比如,蓝光发展的总裁迟峰、龙湖集团副总裁胡若翔、万科集团冀北公司首席合伙人鄂大棚等均先后离职。

谢杨春认为,一般来讲,职业经理人离职无外乎几个原因,一是市场下行,公司制定的销售任务难以完成,二是企业现金流压力大,无法在短期内解决融资问题,三是出于避坑考虑,如果遇到暴雷或债务违约现象,不利于后期的长远职业发展。

如果将目光拉得更长远,结合当前的房地产行业来看,职业经理人的离职很容易理解,什么锅配什么盖,行业处于不同阶段,需要相应的组织架构和人才,当前,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缩表状态”,这意味着,与高速发展阶段相比,对职业经理人的需要会减少。

更重要的是,在黄金年代,房地产行业需要的是开疆拓土式人才,但在缩表阶段,房企需要的是经营性人才。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90的表示,此前房企一路狂飙突进,有很多遗留问题,行业走到今天,老板会重新评估对职业经理人的业务问题,未来有真正实力的职业经理人才有机会。

上述人士进一步强调,房地产进入新阶段,需要破圈,用新角度重新审视,很多行业的精细化程度远胜于房地产,行业需要的是可以做好产品、经营好项目的人才。“我们都要‘换人’,不然无法适应周围的变化。”朱荣斌此前也曾表示,阳光城的文化土壤就应该隔几年冲一波,长江后浪冲前浪。

行业的巨大变化与企业运营、业绩的压力,这是地产职业经理人面临的困境,在柏文喜看来,职业经理人适应这种变化,在压力下找到应对和调整的策略与机会,在努力完成KPI的同时,为自己创造与发现更加合适的机会与机遇。

(责任编辑:蒲莎莎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