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心理行为异常和精神障碍人数逐年增多且年轻化趋向明显,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建立健全经常性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预警干预机制,及时疏导不良情绪,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共享、推进社会共治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的心理干预机制仍很不完善,社会心理服务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网络,力量仍很单薄。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受灾群众的心理慰藉和辅导即心理应急救援比较薄弱。另外,心理学科建设处于相对滞后状态,缺乏顶尖级的心理学人才,而精神病院的医生、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等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大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学训练。
针对上述情况,全国政协委员、祈福集团副董事长孟丽红建议:
一、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化覆盖
加快搭建区、街道、社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三级网络全覆盖。做好在校中小学生、老年人和特殊岗位、特殊时期相关人员的心理服务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心理服务需求。鼓励规模较大、职工较多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设立心理辅导室,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公安、司法、信访、民政等部门要根据行业特点,设立心理服务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成立危机干预专家组,对系统内人员和工作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加快在学校、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搭建心理服务专业平台。
二、创新社会心理服务信息化支撑
加强信息化建设,将心理学、大数据、信息科学充分融合。打造“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加大心理健康服务网站、心理自助平台、移动心理服务应用程序等建设力度,通过网络平台向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服务,向民众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心理健康体检服务,扩大心理健康服务覆盖面,主动发现心理疾病患者。打造社会心理服务大数据平台。通过抓取社会心理数据,进行建模与分析,完成对社会心态的整体描述和动态分析,及时了解社会大众的心态变化,发现社会心理问题,疏解负面社会情绪,调节消极社会心态,提供精细化的心理健康公共服务产品。
三、强化社会心理源头化防控
一是加强生命全程心理陪伴。以个人成长周期为切入点,把握关键节点,对居民加强全生命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援助,帮助个体对人际矛盾冲突、困境挫折、社会事件进行合理归因,学会用多样化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用合理的、成熟的方式与自己、他人、社会沟通。二是建立社会心态调查系统,开展民意、民情、民生、民计的专题调查和分析研判,关注网络舆情中出现的社会心理问题,形成监测、预警、干预机制,及时消除民众疑虑,加强正面引导,疏导排解消极社会心态。三是建立等级响应机制。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部门要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建立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处置等级,及时处理急性应激反应,减缓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社会危害,在事件善后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对高危人群持续开展心理援助服务。
四、加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
研究制定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措施,开发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工作岗位,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开展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基层社区干部心理素养和治理能力。举办基层社区干部培训班,提升基层干部的心理素养和社会治理能力。实施社会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社工+志愿者(义工)”双工联动,发动、培育、引导志愿者队伍,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引导广大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线上+线下”心理援助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