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你了!2022年别再乱买房了!

2022-04-26 11:32:34 大胡子说房 微信号 

  经常和朋友们聊天,说实话,聊得越多,越能理解,什么叫做隔行如隔山。

  听得越多,我的肾上腺素越高,苦得我满腹知识,满嘴逻辑,毫无用武之地。

  既然无法喊醒老家的好友,只能再次敲打我们的粉丝朋友。

  仰天长叹一句:

  2022年,你有钱可以不买房,但真的别再乱买房!

  买房是有成本的,不止是金钱,还有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邻居一老哥,2020年在广州番禺亚运城买的房子,去年交房了。

  但房子交了,他却开始后悔了。

  因为根本住不上啊。

  他本来在广州工作了5-6年,后面深圳一公司花大价钱挖他,他当然没和钱过不去,于是携家带口搬到深圳来了。

  到了2020年那会,他手头握着100万,想买深圳但没名额,当时房价轰轰烈烈上涨,把他吓坏了,想着赶紧先上车,之前广州社保已满5年,就打算买套广州的房子,好歹也是一线城市。

  看房就花了一天,脑一热,卡一刷,买了,还是130㎡的那种。

  当然,买广州本不会有大错,只可惜选错了地儿。

  当时他老婆劝他买黄埔,说涨得快且猛,这货说:涨不涨的无所谓,反正自己住。

  这其实是多数人的心中所想,看似无懈可击,其实被击碎成渣渣。

  嘴上说涨不涨的无所谓,内心和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因为现在的他想买深圳了。

  在深圳打拼了2年多,工资更高,环境更好,想再整一套深圳的房子。

  可如今就只有2条路——

  1、努力再工作2-3年凑首付,并且还得心甘情愿接受5成首付,且背负2套房贷,妥妥3w+月供。

  2、等限售期满,把亚运城房子卖掉,带上卖房的钱然后花5成首付买深圳,月供降低到1.5w。

  不管哪条路,都不是最好的归宿。

  前者压力大,后者不涨不赚钱,还可能不好卖。

  这是什么?

  这就是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房产本身的流动性就弱,核心城市还有限售期,交易时间长,这和股票、基金也不一样,今天买了过两天就能卖。

  房子之所以能涨,能赚到钱,就是因为交易周期长,需要耐心等待收益,这就是时间成本。

  只要选择是对的,时间成本就不算是成本。

  过去买房需要技巧吗?不需要,等时间带给你金钱就可以了。

  其次,是机会成本,买了广州必然搁浅深圳。

  得A失B,这是选择题。

  你贷款买了老家房子,就失去首贷资格,也失去了一部分资金,上车大城市的时间就必然往后延迟,这就是机会选择。

  大家别以为与你无关,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内里全是要考的知识点。

  我就问:

  1、有多少人是买了老家房子,但人却在一线城市打拼的?

  说到这,我不得不啰嗦一句,普通人30岁以前不必纠结谈买房,等确定城市再下手。

  刚毕业那几年,你连以后在哪个城市生活、未来职业规划是什么都不确定,贸然下什么决定。

  现在大环境不一样了啊,朋友们。

  以前的你生怕买迟了房价就涨了,现在的我是生怕你乱买房,把机会白白浪费,一张好牌打稀碎。

  2、有多少人买对了城市,关键时刻又败在了区域和版块,甚至是产品的?

  选对了城市,恭喜你,比老家朋友赢在了起跑线上,但还不够。

  买哪呢?是只满足自己住就好了,还是要兼顾孩子读书、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呢?

  城市内部怎么选,是绝大多数人遇到的问题,我这里不展开写,你们要是遇到这样问题,可以直接扫码添加微信来聊,更直接。

  到这里,很多人又要杠,反正我自己住,涨不涨的无所谓。

  嗯,真希望你能在看到别人资产升值,房价上涨的时候也能心如止水。

  而不是阿Q精神安慰自己。

  买了一套不能住的房,等于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伤痕累累。

  买了一套不能涨的房,等于爱上了一个渣男,身体爽了但心被伤了。

  还记得大胡子李老师提出的一个观点?

  买房能赚钱吗?不能。

  只有买对了房子,才能赚钱。

  说白了,现在早就过去房子随便买就能赚钱的时代了。

  就拿货币宽松来说,今年大家嗷嗷说经济不好了,要加大放水的力度。

  货币水龙头一开,等于洪水倾泻而出。

  一旦货币宽松,房价就会上涨,这是经济学角度和我们的经验所得。

  (英国2020年8月在放水之后的房价走势)

  为什么?

  因为房地产是水坝。

  大家想想看,如果宽松货币放出去的水,不流入房地产,而是流入生活必需品中。

  比如粮食、大豆、汽车、原油这些领域,带来的就会是民生灾难。

  房子买不起,可以不买,但饭总得吃吧。

  所以房地产必然是宽松货币之下的水坝。

  之所以能成为水坝,就在于房子流动性弱,不容易产生通胀。

  这和我们的生活必需品不一样,白菜今天买了,明天可能还要买,但买房这件事,买了一套,基本也得隔3-5年,才有可能再次购买。

  那么房子相当于锁住了大量的热钱,不让他们流向更容易引起通胀的大众消费品中。

  所以我们常说房地产是夜壶,尿急的时候还是得从床底下拿出来用。

  货币放水,但又不想引起全面通胀,那房地产是唯一,且是正确的选择。

  但是,底层逻辑是知道了,就能买房了吗?

  不能。

  因为水的流向都是有选择性的。

  诺,今年返乡置业就凉了。

  克而瑞发布了最新的春节成交数据,创近五年春节成交新低,同比降了40%,环比下降超80%。

  关于三四线城市楼市的凉凉,我们早就警醒过。

  多数三四线城市的收缩,虽迟,但必到。

  以前靠着喊口号,消费年轻人的情怀来卖房,现在整不动了,年轻人越来越聪明了,韭菜也是在成长的。

  何况,多数小城市的基本面就注定会走下坡路。

  前两天,我的同事小狮同学就分享了她家县城房子的情况,有血有肉,遗漏的记得再看一次——《县城的房子,真的卖不掉了!》

  以前靠着棚改化推动的县城房子,现在涨不动了,在如潮水般增加的供应之下,县城房子都已经开始下跌了。

  下跌还不是最可怕的,卖不出去才是最可怕的。

  小县城大把的新房,大家都去买新房,谁去买你的二手房。

  加上人口流出,越到后面,小县城的房子就越难卖。

  这样的城市,哪怕货币放水,也注定兜不住。

  水龙头打开,你拿破洞的盆来装,怎么装?

  所以还是那一句:现在买房,很难赚钱,只有买对了房子才能赚到钱。

  回归主题,2021年很难,但2022年可能还会更难。

  我们已经走在宽松货币的路上,但不意味着像08年之后的普涨会卷土重来。

  市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规律就不一定适用。

  所以我们的观点,一定要主动打破。

  市场变化那么快,旧观念被打破或者颠覆再正常不过。

  以前买房就赚,现在买是动作,买对才是结果。

  以前大城市小面积最吃香,疫情之后大面积更吃香。

  以前是先上车后置换,现在更多人要一步到位。

  所以观念就是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你要赚钱,就得紧跟变化,及时调整。

  回到当下,我能给出你最诚挚的建议就是:

  买错误的城市,不如不买,留好现金,加油搞钱,一击即中上车大城市。

  朋友们,观念一定要及时跟得上时代的变化,该调整就调整,这才是赚钱的真相,想及时了解市场的信号和趋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大胡子说房,每日日更,告知你市场上最及时的变化!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胡子说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