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华夏幸福发布了2021年度报告和2022年一季报。2021年公司营收431.81亿元,同比下降57.33%。2022年一季度,公司净现金流及净利润均实现转正。公司债务重组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生产经营企稳,管理效率改善,在艰苦卓绝的化解流动性风险、保障生存和谋求发展道路上初见曙光。
流动性风险化解: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
2021年2月,公司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华夏幸福金融债权人委员会,在省市政府及专班的指导和支持下,拟定了《债务重组计划》,并于2021年10月8日披露了《债务重组计划》的主要内容。2021年12月9日,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表决通过《债务重组计划》。目前,公司正在省市政府及专班的指导下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按照整体计划有序推进债务重组协议签署、资产出售等《债务重组计划》落地实施相关事宜。截至公告日,实现债务重组金额共计1,061.87亿元,相应减免债务利息、豁免罚息94.01亿元。
资产出售方面,公司已完成丰台和国际业务部分地产项目公司股权及永清产业新城和广阳产业新城平台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的签署,并按照协议正在推进后续相关安排,实现了《债务重组计划》资产交易突破性进展。公司坚持“不逃废债”的原则,拿出最大的诚意,力争第一时间进行现金兑付。截至公告日,华夏幸福对已签署债务重组协议的“兑抵接”类债权人实施第二次现金兑付14.16亿元。这是华夏幸福债务重组计划实施以来,自2月22日首次现金兑付后实施的第二次现金兑付,两次现金兑付金额累计近20亿元。
生产经营:履行主体责任,推动有序发展
生产经营方面,公司以“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推动公司有序发展”为核心经营目标,通过狠抓在途回款、推动增量回款、加快项目销售等措施,大力推动住宅项目销售、全力推进产业新城回款。
房地产业务上,积极通过多种方式保障工程交付,推动完成了54个项目/44,329套/494.7万平米住宅保质保量交付。积极开展有序经营、推动住宅项目复工复产,完成148个项目,2,154万平米复工复产。同时,积极梳理现存资产,全面盘清家底,推动存量资源盘活,有效保障可持续经营。
2021年受限于产业新城业务相关投资缩减以及受多方因素导致的企业投资意愿变化等原因,产业发展相关业务明显承压。在此情况下,公司与合作地方政府、入园企业等各相关方积极沟通,实现大部分产业新城有序运转,积极谋划推动产业发展、逐步开展轻资产招商。2021年各区域努力推动产业项目开工复工,全年实现新开工项目40个,复工项目498个。在产业新城建设方面,完成152个建设项目复工,涉及27个区域。
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效率,全面降费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全面降费增效,建立以项目为单元、投资管理为核心的经营体系,全面推行项目精益化管理。明确各业务板块单体项目划分标准,落实项目作为独立核算、独立评价的最小经营单元,以项目投资收益为导向,分类管理、精准施策,立足单个项目进行投资决策、运营评价、经营考核。
精简组织,瘦身降费,持续增效。在确保核心骨干团队人员稳定的基础上,匹配发展战略、聚焦核心业务,采取了组织层级精简、核心管理层降薪等措施,全力压降各项管理类费用支出。 2021年四季度公司管理费用已体现一部分压降成效,后续年度还将持续改善。2021年公司整体计入管理费用的职工薪酬同比下降13%, 2022 年一季度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35%,其中职工薪酬同比下降41%,降费增效成果效持续显现。
未来发展:重塑发展战略,激活企业经营活动
关于下一步工作,公司董事长王文学在一季度会上提出:第一,要以机制创新,激活企业的经营活动,加强合作,共建共享;第二,要以债务化解和保交房为基础,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确保交好房,化好债,不给各级党委政府添麻烦,以报答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第三,要以产业新城业务重构为抓手,重塑企业发展战略。包括逻辑重构、业务重构、价值链重构、组织重构、机制重构、治理重构、估值重构;第四,要以资产经营管理作为公司总资源池、总战略预备队;第五,要以投资管理为核心,构建投资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集中采购管理“五位一体”的投资管理体系。
经过不懈努力,公司在流动性风险化解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整体状态平稳,风险可控,管理提升,团队稳定,士气良好,但仍然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接下来,公司在在全力推进《债务重组计划》保障公司可持续经营的同时,公司时刻不忘“发展”主线。立足于园区运营、产业招商等核心能力,结合当前宏观环境和行业趋势,不断探索战略转型方向,主动谋划战略调整,实现从重资产模式向轻重结合模式的转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