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100亿元! 郑州拟设立房地产纾困基金

2022-08-09 04:42:41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王佳飞 每经编辑 陈梦妤

近日,据大河财立方消息,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已于日前印发《郑州市房地产纾困基金设立运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由中心城市基金下设立房地产纾困专项基金,规模暂定100亿元,意在“尽力解决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急迫困难。”

截至发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在郑州市人民政府官网中找到相关文件,郑州市民热线也无相关消息。

不过,郑州房地产业内人士8月6日通过微信向记者确定了《方案》的真实性,表示确实存在该政策。

一项目一子基金

根据大河报报道的《方案》内容,郑州市房地产纾困基金将用于“尽力解决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急迫困难,缓解当前房地产项目停工停按揭月供造成的突出社会问题和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提振市场信心”。

郑州市房地产纾困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多层级参与、市场化运作”原则,由中心城市基金下设立纾困专项基金,规模暂定100亿元,采用母子基金方式运作,相关开发区、区县(市)根据纾困项目,吸引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子基金,并按照项目及子基金设立情况,资金分期到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留意到,2018年2月,郑州市政府宣布,决定成立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加强对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基金的领导。

启信宝显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9月20日,大股东为郑州市中融创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目前持股比例65%,股权穿透后疑似实控人为郑州市财政局。

纾困专项基金重点通过引导、鼓励央企、省级国企等社会资本以及AA以上的市、区两级国有投融资公司等主体,以市场化、法制化方式参与盘活市域内未来销售收入能够覆盖项目投资的存量房地产项目,纾解房企短期出现的资金流动性困难,并通过将盘活资金专项用于危困房企问题楼盘项目,解决部分社会关注的停工停按揭月供问题。

在运作方式上,由纾困专项基金与市区两级国有公司、社会资本(包含但不限于央企、省级国企、施工企业、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机构)等组建子基金作为实施主体,原则上纾困专项基金出资比例不高于30%。由子基金聘请第三方对拟盘活项目进行尽调评估,以项目净资产为基础确定盘活方式及价格;盘活资金通过子基金自有资金或融资方式筹集,其中自有资金出资原则上不高于40%,其余资金通过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并购贷款等方式筹集低成本资金。

更为重要的是,“由子基金对项目实施全封闭管理,按照销售进度逐步回收投资,并陆续退出;盘活资金专项用于危困房企问题楼盘。”

由各开发区、各区县(市)会同辖区内房地产头部企业,共同筛选区内符合盘活条件的存量项目,按照“一项目一子基金”的方式,对接各级国有企业及各类社会资本,拟定子基金设立运作方案。

持续提升市场信心

上述人士对房地产纾困基金持相当积极的态度:“这是一项很好的政策,最近很多开发商暴露了一些问题,总体上还是现金流紧张。现在的情况是,很多购房人不敢买房了,怕不能顺利交房,如果这些停工项目成功化解,房地产市场信心肯定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现在房企面临的问题主要还是流动性,不仅是融资端口收紧,2022年以来,郑州楼市的销售规模也下降很多,使得房企流动性压力巨大。”

“此次纾困基金,一方面政策资金可以通过纾困基金的方式进入大部分烂尾项目,解决一系列问题,提升市场信心;另一方面,开发商并非拿到直接融资,所以杜绝了开发商老板盲目继续扩大经营,负债不降反升的风险。”

“这对郑州房地产市场是很好的政策,不过还有待于具体的落地执行。”该人士在微信告诉记者。

近期,郑州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提升房地产市场信心。

7月19日,郑州地产集团和河南资产双方表示成立工作专班,联合设立郑州市地产纾困基金,通过资产处置、资源整合、重组顾问等方式,参与问题楼盘盘活、困难房企救助等解围纾困工作。

6月20日,郑州市表示,将对棚户区改造实施房票安置。专家认为该政策有托底市场功能,有利于去库存,提振房地产市场整体信心。而在更早的3月1日,郑州市发布了18条楼市纾困政策,从支持合理住房需求、加大信贷融资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节。郑州此次新政也被业界认为是2022年以来力度最大的楼市纾困政策。

从市场反应看,6月郑州整体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有所改善,甚至有翻倍提升。

根据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数据,6月郑州全市商品房销售11428套(间),销售面积144.9万平方米,而5月的数据则是商品房销售6066套(间),销售面积72.8万平方米。

6月,郑州全市二手房共成交7190套(间),成交面积77.69万平方米,而5月,郑州全市二手房共成交3478套(间),成交面积37.25万平方米。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