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0家房企累计交房超420万套,今年仍面临大考

2023-01-11 10:01:25 第一财经 

“保交楼”已成为房地产行业绕不过去的关键词。2022年,“保交楼”首次进入中央政治局会议,“保交楼、稳民生”成为行业各参与主体的首要课题。身为交付主体的开发商,也早已将“保交楼”提高到了核心地位,集中力量保证交付。

相较于过往对销售成绩的宣传,2022年末,各大房企先后披露了全年的交付情况。据亿翰智库,2022年,其跟踪的50家典型房企累计交付超420万套。其中,碧桂园、万科、绿地交付套数位列前三。

作为关乎民生的大事,“保交楼”也早已引发了来自监管层的集中关注,2022年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保交楼”至今的半年时间里,从中央到地方、从住建部到央行再到证监会,都出台了许多支持政策,包括银行专项贷款、股权融资放松、成立纾困基金等,供给端利好政策工具不断完善,“保交楼”效果逐步显现。

业内认为,2023年将仍是“保交楼”的关键节点。中指院预计,伴随着各配套政策的不断落实,“保交楼”资金落位的速度有望加快,而该项工作的实质性进展也将修复购房者置业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只有保证有序交付,居民置业的信心才能稳定,房地产开发产业链才不会陷入恶性循环。

房企全力保交付

2021年下半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无法借新还旧,不得不用经营性回款补融资性现金流出需要,不断压缩开发投资,以致于在局部形成了延期交付的局面。这一情况在2022年对购房者对信心造成了严重影响,并演变成了压倒不少房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指院在2022年9月初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受到项目停工、停贷潮的影响,有33%的受访人群表示不再愿意购房,23%的受访者仍处于观望状态,会根据市场交付风险、市场运行情况再决定未来是否进行购房。项目交付风险明显成为短期抑制购房、影响市场信心的重要因素。

过去较少为业内关注的交付,也因此一跃成为成为购房者衡量房企实力的关键指标。某华东房企内部人士也表示,如约交付不仅是对业主承诺的兑现,眼下也称为开发商重要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是消解客户担忧、重塑市场信心的一剂“定心丸”。

2022年下半年以来,包括碧桂园、万科、龙湖、金地、绿地、中海等头部房企,都多次表示“保交楼、保交付”是其工作重心;更有房企将“现房”作为吸引购房者的营销手段。

碧桂园总裁莫斌认为,在房地产市场信任链逐步修复过程中,碧桂园肩负的保交楼责任重大,把保交楼、客户服务工作做好,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对整个行业、对民营企业的信心都非常重要。”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也在2022年8月时提到,他曾花近两个月时间基本走遍全国35个城市的100多个项目,主要任务就是去督战,了解交付情况,“万科不仅要保交付,还要保质量。”

不少出险房企尽管在经营及财务上面临诸多考验,但也都将保交楼作为生产经营的重中之重。例如金科多次表示“保交楼”是生产经营的首要任务,专款专用保交付;富力地产则在年度报告中直言,任何可获得的流动资金已直接用于项目完工、交付的施工资本开支等;近来宣布停止支付境外债的时代中国也强调要将集中有限资源,保障项目交付进度。

在这一核心要务的指引下,各大房企在2022年末相继交出了各自的交付成绩单。其中,销售规模居于行业头部的碧桂园、万科、绿地、保利等房企,交付规模也遥遥领先,分别累计交付约70万套、27.99万套、26万套、25.9万套;融创、世茂等出险房企也在2022年实现了18万套、12万套的交付总量。

此外,不少开发商在按时或提前交付的同时,还在着力推动“交房即交证”,通过政企联合缩短传统新建商品房从预售签约到取得不动产权证之间的时间差,给购房者以便利,包括碧桂园、万科、融创、中海、龙湖、旭辉、远洋等在内的房企均在积极推进“交房即交证”的实现。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行业在2022年除了受到流动性压力之外,还曾面临着各种不可抗力,包括疫情下各地的静态管理、全国多地罕见的持续高温、多个城市的限电限产等,项目的现场施工也因此遭遇了多重挑战。

有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根据其统计,2022年的房企交付实则有所减少,除了开发商缺钱之外,“12月原本是交付的重要节点,但遭遇感染高峰,对交付工作造成了一定成的延误。”

支持政策将持续发力

作为关乎民生的大事,“保交付”的工作不仅有房企充分发挥主动性,承担主体责任,监管层也给予了重大关注,中央持续丰富政策工具箱,地方不断夯实主体责任。

2022年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保交楼”;此后至今的半年时间里,监管部门多次回应并高度重视,各方面都给出了诸多政策以推进交付工作,各部委20余次表态支持“保交楼”,各地政府加快落实相关举措及配套资金。

据中指院监测,超70省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实质推动“保交楼”举措落地;其中包括对问题项目“一盘一策”及时协调处置、加强预售资金监管、设立纾困基金、协调引入区域国企和金融机构盘活项目等。

期间,监管层先通过政策性银行设立2000亿元专项借款,此后央行又向商业银行提供2000亿元免息再贷款,以支持商业银行提供配套资金用于助力“保交楼”。2022年四季度,监管层再将政策支持方向从“保项目”转向“稳主体”,并先后给出“三支箭”,从股权和债券融资等方面,协助优质房企解决可能面临的流动性难题。

业内认为,这一政策转向有助于保交付的实现。中信证券(600030)就曾指出,不能把保公司和保项目对立起来,“如果公司层面不断出险,新的交付问题不断出现,那保交付就会顾此失彼。所以,稳住房地产销售,稳住房地产信用,广义而言,本身也是保交付政策的一部分”。“稳主体”就是“保交楼”。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权融资开闸后,先后有超20家房企发布了定增计划,包括世茂股份(600823)、金科、华夏幸福(600340)、新湖中宝(600208)等在内的多家房企,均在定增计划中提及将募资用途之一为“保交楼”项目的建设。

各省市在保交楼工作上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据郑州市政府披露,目前已筹集保交楼资金130亿元,全市保交楼项目实质性复工95%以上;湖南省的第一批专项借款共147亿元已全部拨付至项目,首批263个风险项目已有261个复工,已交付房屋超7000套。

不过,从全国的范围来看,保交楼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根据克而瑞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仍有约290个问题项目,尚未交付房屋数量超40万套。

事实上,2023年房地产行业的重点工作任务仍集中在保交楼上。2022年底,中财办在提及房地产行业的工作重点时便表示,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扛起责任,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

业内认为,为推动保交楼工作,监管层将继续加大对房企的支持。据亿翰智库统计,从2022年的交付规模来看,交付面积最高的10家企业的总交付面积超过2.7亿平方米,占全国交付面积的40%以上,“从这个角度而言,TOP20房企的交付规模就占据了全国竣工规模的50%以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头部房企对于保交楼工作的重要性。”

该机构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支持头部房企的交付就是支持保交楼,而近期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也首次提出了要“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亿翰智库预计,预计后续头部房企将继续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其竣工交付工作亦将更加顺畅的开展。

(责任编辑:蒲莎莎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