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会见闻录丨融创服务的“不盲目增长”与非住业务计划

2024-05-21 23:30:00 观点网 

观点网 较去年提前了十天左右,5月21日,融创服务又一次与股东们相聚在天津,召开股东周年大会。

据参会股东介绍,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曹鸿玲、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杨曼、资本管理部总经理张晓明等出席了现场,并就股东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简单交流。董事会主席兼非执行董事汪孟德、非执行董事高曦等则是线上参会。

几天前,多部门打出政策“组合拳”,房地产迎来“史诗级”利好。受此影响,房地产开发及物业服务、装饰装修、建材、家电等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均实现股价飘红。

其中,就在股东周年大会召开当天,融创服务盘中最高触及2.51港元/股,是去年11月24日实现2.61港元/股以来的最高点。

此次股东大会上,就授出发行股份及购回股份的一般授权、重选退任董事、宣派及派付末期股息等决议案进行现场投票。对于投资者来说,更关注的显然是派息事项。

早在此前发布2023年度业绩时,融创服务董事会就曾建议宣派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14.3分,合计约人民币4.37亿元。

2023年,融创服务实现全年收入约70.1亿元;毛利约16.68亿元,同比增长约4%;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35亿元,亏损幅度收窄9.7%;若剔除应收款项计提的减值拨备及其他非经营性摊销等因素,公司拥有人核心净利润约7.93亿元,同比增长约3%。

以此计算,末期股息总额约为公司拥有人核心净利润的55%。

2022年,在计提10亿元亏损的情况下,融创服务也决定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137元,总额约4.19亿元,这一数字同样占公司拥有人核心净利润的55%左右。

事实上,在经历了上市潮之后,物业服务行业市场热度已经有所回落,曾经的高估值一降再降。融创服务也在近两年加大分红力度。

参会股东表示,分红是不分大小,都能够拿到自己对应的资金,这对于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来说是比较公平的操作方式。“从2022年开始能感觉到公司在加大分红力度,钱拿到手里,如果看好公司,继续增持,也是一种支持。”在他看来,分红对于股东来说,能够更自由地支配资金。

至于2024的预期,参会股东也向观点新媒体表示,有信心公司会做出最佳安排,并不过多担心。“股东有分红,公司能持续发展,现在还是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据5月21日晚间披露的股东周年大会投票表决结果,宣派末期股息的议案以99.994%的赞成票数获正式通过。

不亏待“自己人”的底气,则来自于融创服务稳定的现金流正流入,以及并无收并购等大的资本性开支。

对于后者,融创服务管理层有着明确的打算,认为还是要在公司发展的基础上,做长期安排,比如布局一些新的内容。

“还是更关注能力的补充,而不是盲目的规模增长。”上述投资者认为,物业是明显长期可持续经营的行业,不必急于一时,建立起自己的业务壁垒,打磨专业能力和不可替代性是更重要的。

数据显示,2023年,融创服务录得收入约人民币70.095亿元,较上一年下降约1.6%。收入减少主要由于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的减少。

按收入来源划分,来自第三方的收入占比达91.9%,较上一年提升了9.9个百分点,收入同比增长10.2%,成为融创服收入的主要来源。来自关联方的收入为5.7亿元,同比下降55.6%占总收入比重由18%降至8.1%。

可以看到,在关联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上,融创服务一直严格把控,控制关联方业务风险蔓延。同时,也抓收缴催回款,对于过往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做积极的跟进催促,包括采取诉讼、仲裁等法律手段进行协调跟进,持续推动经营性现金流改善。

“公司现金流以及经营有所改善的前提下,未来业务发展要作出健康的选择。” 年初的业绩投资者会上,杨曼曾对参会投资者表示,包括对于关联方以及第三方的业务承接,都要求以可收回款项作为前提。

彼时,融创服务总裁曹鸿玲表示,2024年将会继续笃定聚焦核心城市战略、大客户战略,相信外拓工作在经过一定时间的重塑和积累之后,会恢复到健康且合理的增长水平。

此次股东周年大会上,当谈到未来发展,曹鸿玲进一步从布局、客户、项目三方面展开。

据投资者透露,从融创到融创服务,在一二线城市都积累了一定的优势,而在整个市场经济发生变化的当下,这些地区的市场表现也更稳定,所以未来还是会继续聚焦。

项目业态方面,住宅业务依然坚定发展,市场对生活服务品质的需求还在。“非住业务方面,关注商办写字楼市场,以及办公类、新能源相关的产业园项目。医疗赛道的反腐对融创服务来说也是机遇,调整过程中就更容易出现突破口。”

“客户方面青睐价值观、服务认知相配的。”该名投资者表示,经济下行对成本有诉求可以理解,但是合作方还是要对服务品质有一定追求,服务设计方案能够达到共识。

“当然,对于客户的现金流和利润也要进行评审,关注对方的支付能力,付款节奏等等。”上述投资者补充道。

年报显示,2023年,融创服务市场拓展新增单年饱和收入约4亿元。年内,融创服务在核心城市的拓展占比达92%,大客户签约额达1.6亿元,占比大涨25%至39%,年内新增中建八局、上海建工(600170)、比亚迪(002594)、外交服务集团等大客户。

在聚焦核心城市的导向下,融创服务市场拓展落地城市41个,相比2022年城市数量大幅收缩,进一步增加了核心城市的管理密度。

在深耕大客户的战略下,融创服务不断取得突破,储备优质客户资源,扩充分布在汽车制造、建筑、轨道交通、消费电子等各个领域的大客户。

面向未来,融创服务则表示,将潜心打造非住核心业态的明星项目,不断沉淀标准、积累经验、形成口碑。进一步强化专业标签,打造具备明显专业优势的差异化服务产品,突破服务的同质化。

(责任编辑:徐帅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