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直击 | 万物云主动出清

2025-03-27 01:56:00 观点网 

观点网 3月26日,万物云召开了2024年全年业绩发布会,董事长兼总经理朱保全、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何曙华、副总经理杨光辉、副总经理叶菲、财务负责人王绪斌、董事会秘书黄旻等管理层出席会议。

朱保全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继续处于触底过程,整个经济环境也保持着一个相对低迷的状态。从资本市场的视角来看,物业行业被赋予了“不确定”的调性。

为了对冲地产下行所带来的不确定,万物云延续了上半年的高比例分红来追捕“确定”。

据了解,万物云2024年以核心净利润的55%作为一般分红,和以核心净利润的45%作为特殊分红,实现全年派息比例达到了核心净利润的100%,金额合计22.27亿元,以公司2024年最后一天的收盘价来算,股息率约为9.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不过,万物云方面表示,特殊分红不会常态化,公司始终坚持“发展优先、稳健回报”的原则,2025年将继续以核心净利润的55%作为分红基准,并根据战略需要灵活启动特殊分红。

用朱保全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你总分红,那(说明)你这家公司没啥价值了,没有投资的能力。”

利润差值

根据公司披露的年度业绩,万物云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2.2亿元,同比增长9.2%;核心净利润22.3亿元,同比下降4.8%,完成了“与上半年持平或微降5%”的中期业绩指引;公司净利润则同比下降38.3%至12.6亿元,与核心净利润之间存在近10亿元的差值。

对此,王绪斌解释称主要和无形资产(客户关系及商誉)、应收账款两方面的因素有关,“通常轻资产公司的业务增长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个是并购带来的业务增长,而这会带来无形资产和商誉的增加;另外一种模式是客户多元带来的规模增长,尤其是B端客户增长,也会导致应收账款的增加。”

从具体的账面数据来看,核心净利润与净利润之间的差值主要是由于期内录得了6亿元的客户关系摊销和5.8亿元的非经常性事项净损失。

其中,客户关系部分的摊销损失主要与万物云过去十年的收并购有关。朱保全指出:“在并购之后会产生溢价,溢价的部分会分别记录在商誉和客户关系领域。”

根据万物云的会计政策,溢价部分的45%会记录在商誉账户,剩余55%则是记录在客户关系账户中并按十年期限来进行摊销。按照目前的测算,万物云此后一段时间内每年都会录得6亿左右的客户关系摊销损失。

对于公司商誉部分,朱保全则表示目前还无需作出减值,并且仍有较大的并购空间。

据了解,2025年物企收并购第一枪正是由万物云打响的,1月3日,公司以2.27亿元收购了中洲物业100%股权。此外,万物云还于年内收购了丹田物业,正式进军高校、医院新赛道。

在非经常性损益方面则包括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股权类收益下滑、政府补助减少等原因。数据显示,万物云2024年当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6.1亿元,其中来自开发商的坏账计提4.9亿元。

实际上,万物云近些年来一直在尝试降低与地产关联方的关系,2022-2024年,公司持续关连交易收入金额分别为48.2亿元、44.7亿元、34.4亿元,占整体收入比例分别为16.0%、13.5%、9.5%。从数据来看,公司业务独立性得到逐年增强,不过开发商业务的减少也是导致公司2024年核心净利润下降的原因。

王绪斌对此表示,2025年预计公司的非开发商核心业务的增速会大于开发商业务的降速,并且呈现一个正向剪刀差的发展态势。

除收入及相对应的占比之外,万物云年内来自关联开发商的应收账款规模也实现了下降。

2024年内,公司实现超30亿元关联方应收账款的收回,其中约18亿以现金形式收回,另外12亿则通过以资抵债方式“平账”,所涉及资产包括武汉新唐万科广场、上海滨江万科广场、沈阳鹿特丹广场以及一批住宅、商铺、车位等可销售型资产。

截止年末,万物云来自关联方的应收款下降约0.4亿至24.5亿元,占整体应收款比例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32.8%,公司疏通“淤泥”的工作初显成效。

新旧三年的工作

万物云方面表示:“在关联方支付能力下滑的3年中,我们必须在收入、毛利与现金流中有所取舍,最终我们选择允许毛利下降,力保现金流安全。”

在取舍之中,公司最终实现全年经营性净现金流19.2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规模达134.3亿元,而这也是公司能够进行高比例分红的底气。

黄旻也向市场展示出乐观态度:“我们已经看到了改善的信号,预计在2025年公司是有信心进入一个更高质量的、新的增长周期。”

万物云把过去的2022-2024年定义为构建业务独立性的三年。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里,公司旗下包括住宅物业服务、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BPaaS解决方案在内的主营循环型业务收入达307.9亿元,同比增长15.5%,占总收入比提升至85%,带来毛利37.4亿元,同比增长10%,净增长3.4亿元。

循环型业务的增长得益于公司“向外拓展、向内增效”的发展策略。

据了解,万物云的提效主要是依靠公司独特的“蝶城”战略,年内公司累计改造250个蝶城,涉及1555个项目,占集团总在管住宅项目数量的36.5%。截止年末,公司蝶城数量已达到666个。

通过蝶城战略,万物云实现了管理费率的下降,公司行政开支费用率(占收入比)从2021年的7.56%逐渐下降至2024年的5.36%。

另一方面,万物云在蝶城街道内的生态叠加也为公司实现了创收。年内公司二手房经纪业务“朴邻”实现了8.2亿元的营收,朱保全表示:“朴邻是从物业行业转型做二手经纪,目前能够活下来且活得不错的一个品牌。”他还透露公司在2025年计划新增112家朴邻门店。

对于未来的展望,万物云管理层则是把2025-2027年称作“公司能力建设的三年”,并表示开发商等历史遗留问题将逐步消解;围绕“资产、智慧、低碳”三大关键词,从物业管理升级资产管理、能源管理;全面拥抱AI时代,实现流程变革与效率提升。

AI是万物云管理层在此次业绩发布会上多次提到的一个热词。

比如朱保全指出,能力建设的第一点就是人工智能的应用,而且是“迫在眉睫”。“公司在新的三年事业计划书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关于要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领先企业。”

同时他还表示,公司希望未来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不再是数人头,而是基于流程和AI调配的服务,对整个行业带来质变。

何曙华介绍到,截止今年2月底,万物云大概有130个项目落地了智能管家,同时在28个蝶城落地了智能物业经理,“在未来,我们希望能够持续的拥抱AI,我们不可能是一个AI的研发企业,但是我们有望成为AI应用的先锋企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责任编辑:徐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