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年双11的战锣是从什么时候,震动了你的消费神经?
依稀记得从上月20号开始,清晨上班的路上,我的手机收到了在四线小城做公务员的大学同学小黎的消息:“帮我点个淘宝呗。”
随即一串长链接扔进聊天对话框:“快帮我盖楼,你也能获得喵币升级喵铺。”
而这仅是开始,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不同时段都会收到小黎的“喵币轰炸”。有时我会顺手帮小黎复制那串长消息到淘宝去助她“升级”,但工作很忙的时候这串长链接着实让我有些心生暴躁。
玩喵币游戏有点上瘾的小黎对我有感而发,“毕业后,现在就靠这个和以前的同学联络感情了。”
这波感触实在让我有些猝不及防,而从20号开始,围绕着这场消费大战,我身边不仅是小黎,各路人马都在上演着不同程度的“迷惑行为”。
![]() |
小镇青年 :喵币是我联络感情的工具
小黎的“喵币轰炸”是淘宝今年的现金红包活动,天猫打出“一起盖楼,分享20亿红包”的口号,浏览店铺、分享好友都可以得到喵币。喵币数量达到5级后,便可组建战队,和另一队PK人气,哪一队拉来的人多,赢了当天的“战役”,便可增加现金红包额;人气差的队,红包金额会下降。据说红包到了11月10号当天可以领取。
玩了十几天下来,小黎战队的红包余额有73块,这个金额要和其他4位队友在10号按“助力”程度分摊。
![]() |
按现在拉来的“人气费”算,小黎可得到17块5。双11当天,小黎买的化妆品和茶几分别是588元、859元。我算了下,半个月的“喵币大战”得到的红包占小黎购买额的1.2%。
1.2%,就在我暗暗在为这半个月帮她助力下来的时间成本而感叹时,小黎说:“没啥意思,还累够呛。”
不过从小黎的字里行间,我好像应该为自己和小黎之间的友谊感到一丝欣慰。
小黎坦言 ,“有那种毕业之后一句话没说的,都因为这个联系了。不过这种都是一次性的,我明天都不好意思找他们。”
其实在这场助力战中,不仅仅是双11淘宝发起的消费陷阱,我还看到了当代青年的一种社交状态——线下社恐,线上真朋友。
网络可能在成为真实世界的一道屏障,尤其是当代青年社交的界限感在不断加重的年代。
或许有一天,有线下社恐的当代青年,发链接的“一次性朋友额度”都用光,发现自己连助力的链接都不知道发给谁的时候,才是他们思考是否该结束“云朋友”的社交方式的时候。
![]() |
小资青年:为自己和室友添置投影仪,买我所爱
与小黎忙活十来天赚17块5的迷惑消费行为不同,我身边还有一拨小资青年,他们只想在这个全民消费的节日任性“买我所爱”。
Saki在帝都工作两年,毕业后都是一直和两个大学同学合租,一人买菜、一人做饭,不会做饭的Saki刷碗。不仅在吃上,几人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都相投,不同于其他人合租的各种困扰,两年间Saki的生活基本都是欢声笑语。
Saki和室友都是游戏谜,除了自己玩,他们也爱看一些游戏直播。这周Saki正好在一社交平台上看到智能便携投影机的宣传视频。总价2999元,双11优惠至2199元。
![]() |
Saki当机立断付了定金,“生活太难了,我最现在心心念念想着我的投影仪。我室友爱看英雄联盟比赛,我爱看王者荣耀,平时在一起看电影也很幸福。”
![]() |
焦虑80后:网购洗发水货比四家平台
在这场消费迷惑行为大赏中,80后好像显得更为谨慎。在去年双11囤的洗衣液还没用完的时候,部分人在这个时候开始研究今年买什么省钱。
小美是媒体人,都说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基本是7*24小时的stand by。好不容易一个悠闲周末,小美躺在家里床上,在拼多多上用9块9的价格买了副上下班骑共享单车需要的手套。
紧接着看到即将用完的洗发水,小美先是在淘宝看了下价格,79元一套。但如今网购套路多,小美担心买贵了。每月要还房贷,所以小美很注意家里的吃穿用度,能省则省。随即分别打开拼多多、京东、屈臣氏APP。前后对比之下,屈臣氏的99元两套让小美立即下单囤货。
就在这样反复对比中,不知不觉刷到了晚上八点,又到了小美提前定闹钟抢一件大衣优惠券的时间,连续三天,小美都没有抢到一张满2000元减650元的优惠券,每天开售即空。
厌倦了每天定点被一张优惠券绑定时间的体验。但到了冬天、加上自己这几年都没有添置冬衣,这件大衣还算是刚需,小美咬咬牙,决定双11当晚用商家的购物津贴以贵450块的价格买下。
![]() |
不为所动佛系群体:随便凑个热闹
小美一整天纠结的购物体验听起来不是让人十分舒心。但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其实对于这一场越来越盛大的全民购物节,即使连明星都走上带货直播预热的路线,但还是有不少人对这场购物游戏越来越无感。
提前付定金,到双11凌晨后付款套路已经被人知悉。一个睡不着的夜晚,小D打开手机,支付了牛奶、麦片、坚果的定金,但一想到,商家是按照付款顺序发货,11号凌晨还要熬到1点去付款的时候,小D有些后悔。
“这点吃的值得我半夜一点起来付尾款?”
对这种套路不满意的人大有人在,不知道是不是商家对销售额的担忧,今年很多提前支付定金的产品,如果发生退货,定金是不退的,多少有点强买强卖的意思。
身边有不少人因为这个规则放弃加入这场购物游戏,大多数人选择网购是因为在规则之下,商品不合适可以自由退换,现在双11退货还要白白损失10块-100块不等的定金,失去了网购的意义。
小D越来越觉得,这是一场“空有虚名双11”,很多商品价格并没有多优惠,自己9月底花2499买了扫地机器人,双11不过才2399。
现在双11对小D来说仅是“凑个热闹”,不买好像不合适,买了又觉得没那么便宜。
![]() |
我看双11:消费是个轮回
双11早已不是从前的双11。
记得从去年双十一开始,很多用户为了搞明白双十一活动,硬生生地用了一张A4纸。而今年,越来越多商品加入的预售制,也增加了不少网购的麻烦。
据天猫披露的预售阶段数据,截至10月31日,成交额破亿元的品牌数量已达64个,数量比去年翻倍。
事实上,从最早的五折、六折买商品,到现在的“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便宜两毛五”,很多用户已经明白了电商平台的套路。
正是因为这样,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开始逃离“双11”的倾向。很多人,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疯狂的等待0点那一刻,也不再开始囤起堆积成山的快递了。也在尽量规避“购物一时爽,还花呗火葬场”的失控局面出现。
数据显示,这几年消费者开始向线下回归,而且最近几年开始流行一种新模式:会员制,以山姆会员店为代表。消费者现在越来越理性,购买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
而另一端,有媒体评论,核心商业业务作为阿里赚钱的主力,“相较以往虽有放缓但也没有掉链子。”今年第三季度阿里核心商业业务营收为1012.20亿元,同比增长40%。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的用户红利显然还没吃尽——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在中国零售市场移动月活跃(移动MAU)用户达7.85亿,较2019年6月增长了3000万;年度活跃消费者增长1900万至6.93亿。
但以目前的营销方式带给庞大用户的体验来看,是长久之计吗?
双十一之夜很快到来,阿里有着很乐观的预计:今年首次操刀双十一的天猫淘宝总裁蒋凡已经放话,预计11月11日当天,参与天猫双十一的用户将增长一亿。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也放出小目标称,“到2024财年底,我们希望服务超过10亿年度活跃消费者,帮助我们的商家获得超过10万亿人民币的年交易额。”
三财季的主营数据不算“惊险”,五天后启动的大考才是惊心动魄。
而你在这场消费大战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截至稿件收尾,日落西山,光影模糊。我回忆起四年前一个和朋友畅饮啤酒的下午,啤酒是她偶然从在双11看到的秒杀。
“一分钱秒到一箱科罗娜,当时没有人相信我,连我自己也有点怀疑,直到快递送到家的时候。”
那是初尝网购惊喜刺激的时候,那时候,大家的购物没有很依赖线上。而这种程度的快乐我早已不记得多久没有体验到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