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房屋得房率?计算中需注意什么因素?

2025-05-22 14:35:00 自选股写手 

在购房过程中,房屋得房率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它关系到购房者实际能够使用的房屋面积大小。那么,怎样计算房屋得房率,计算时又要注意哪些因素呢?

得房率的计算公式为:得房率 =(套内建筑面积÷建筑面积)×100%。要计算得房率,首先需要明确套内建筑面积和建筑面积这两个概念。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和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套内使用面积是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线水平投影计算;套内墙体面积是指商品房各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所占的面积;阳台建筑面积则根据其封闭情况不同有不同的计算方式,全封闭阳台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未封闭阳台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各层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包括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在计算房屋得房率时,有几个关键因素需要特别注意。

一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是影响得房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和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其他功能上为整栋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积。不同类型的建筑,公摊面积的比例差异较大。一般来说,多层住宅的公摊系数在 7%-12%,小高层住宅的公摊系数在 10%-20%,高层住宅的公摊系数在 15%-30%。公摊面积越大,得房率就越低。

二是房屋结构。不同的房屋结构也会对得房率产生影响。例如,框架结构的房屋,由于柱子和墙体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大,套内使用面积会相应减少,得房率可能会比砖混结构的房屋低一些。

三是阳台的计算方式。如前文所述,全封闭阳台和未封闭阳台的建筑面积计算方式不同,这会直接影响套内建筑面积,进而影响得房率。购房者在计算得房率时,要准确了解阳台的封闭情况和计算方式。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不同类型建筑的得房率情况,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对比表格:

建筑类型 公摊系数范围 大致得房率范围
多层住宅 7%-12% 88%-93%
小高层住宅 10%-20% 80%-90%
高层住宅 15%-30% 70%-85%

购房者在购房时,不能仅仅关注得房率的高低,还需要综合考虑房屋的整体品质、配套设施、物业服务等因素。同时,要向开发商或相关部门准确了解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和公摊面积等信息,以确保计算得房率的准确性。

(责任编辑:刘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