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戈
统计数据要与实际观察结合起来看。
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四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9%和1.0%,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2和0.5个百分点。无论环比还是同比的涨幅,似乎都有所扩大。
与此同时,二三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同比和环比的涨幅都在回落。
那市场进行时的表现是怎样的呢?有位朋友最近想买房自住,在北京看了一批二手房。据他实地考察的印象,与一年半以前相比,目前北京二手房价格普遍下跌了20%。年底议价空间加大。这个现象也为来自其他几位朋友和经纪人的信息所印证:同期,与高峰期相比,多者降了30%,连抗跌的学区房也降了10%-15%。
观察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运行情况,我个人更倾向于看二手房。因为,新房都限价,价格波动与上市项目的结构有关,这批项目的备案价高,平均售价就上去了,下批项目的备案价低,平均售价就下去了;而二手房的市场敏感度更高,是买卖双方一来二去谈成的,准确性更高。从实际成交看,最近两个月北京二手房价格还在下行。
仍以北京市场为例。仔细分析它的住房需求结构挺有意思的。听经纪人介绍,这两年买二手房的,投资投机需求基本遏制住了,买房自住的,首次置业需求和置换改善需求大约各占一半。而新房里的限竞房是二手房的最大对手,并对二手房形成有效分流。
限竞房是以刚需为主的商品住房,因其在土地出让环节就提前限定了项目未来的售价,所以具有一定的保障性。去年以来,限竞房陆续上市,且在北京整个新房市场占比越来越高,预计明年将逐渐成为主导产品。
限竞房卖得并不好。早在去年八九月,就有限竞房项目在政府部门的备案价基础上降价销售。到今年上半年,入市的限竞房比审批价普遍降了10%左右。据北京中原统计,截至今年11月末,北京市累计供应限竞房5.4万套,网签规模约2.3万套,整体去化率仅为43%左右。库存超过3万套。
这个现象已形成了倒逼效应。几天前的12月12日,北京房山区良乡镇一宗限竞房地块以42亿元的底价成交。该地块的销售限价为35344元/平方米。而在两年多以前的2017年2月,该区域出让的两宗限竞房地块,销售限价为38994元/平方米。也就是说,两年10个月,限竞房的限售单价下降了3600元/平方米。
作为商品住房的限竞房也降价,至少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此轮调控正在收到成效。2017年整个市场都在发烧,政府制定的限竞房价格也是水涨船高,现在房子不好卖,限竞房售价下调也在情理之中。第二,新建商品房限价的同时,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也在增多,这给了人们房价稳定的信心,无须那么恐慌性买房了。
第三,北京市场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人口在下降。日前发布的《北京人口蓝皮书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9)》称,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连续三年下降,北京市常住人口是2017年、2018年“两连降”。没有购房资格的外埠人员,买不到房子;符合购房条件的常住人口也在下降,需求减少了,房价要涨也难。
我想说的是,北京能控制房价,其他城市理应也能。核心一条是,加大住房供应,尤其是保障性住房或具有一定保障性质的住房供应。像北京市这样,限竞房供应增大,不仅对限竞房自身售价构成了压力,也对二手房价格构成了压力。
有朋友会说,北京市人口负增长,但不少城市的人口是正增长,住房需求随之相应增加。如果你出台的政策,留住或吸引了多少外来人口,就必须增加相应的住房供应,包括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供应。否则,如果因此导致房价较快上涨,对本地常住人口或吸引而来的人才,都是不公平的,也是应该问责的。
增加住房供应,就必须增大土地供应。而长期以来,大城市尤其是东部地区大城市的建设土地指标比较紧张。怎么办?
12月16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文章指出,要加快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建设用地资源向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倾斜。在国土空间规划、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城乡建设用地供应指标使用应更多由省级政府统筹负责。要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
以上重要思想,值得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认真学习、贯彻。我个人建议,各地自然资源部门要根据中央的要求,制定相关措施,切实解决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说通俗一点就是,要大幅增加这些城市的建设用地指标,尤其是住宅建设用地指标,适当调减其他城市的建设用地指标。省级政府统筹负责所在地区的城乡建设用地供应指标时,应适当调减工商业用地比例,增加住宅建设用地比例。这一点,我呼吁很多年了,希望2020年能看到改变,看到成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