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房价,为何这样便宜?

2021-11-05 12:00:35 大胡子说房 微信号 

  最近关于去台湾省买房的消息日益增多,从选地段到贷款政策,都进行了详细分析,掀起热议。

  很多网友看了之后纷纷上头,呼吁东北老铁先别买海南了,去买台湾省,把他们掰成东北腔……

  有人问支持公积金贷款吗,还有高人支招说高铁规划通哪里就买哪里。

  为什么大家的反应如此热烈,除了满腔的爱国之情汹涌澎湃之外,更重要的是,台湾地区的房价确实不算贵。

  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台湾地区房价,为何这样便宜?

  01

  台湾地区房价

  台湾省的面积是3.6万平方公里,住了2360万人,人口密度是香港的十分之一。

  作为一个多山的海岛,台湾省的高山和丘陵面积占2/3,平原不到1/3,约95%的大中小城市集中在西部的平原与盆地。

  整个台湾岛的人口、经济和房价排名,就跟地图上分布的顺序差不多,北部发展好于南部。

  从北往南,新北、台北、台中、高雄、台南的人口和GDP依次递减,当然,房价也是如此。

  以台中为分界线,南部人口不断向北漂集合。由此,房价最贵的地方就是台北。

  从均价角度看,台北房价7.6万/平,比上海6.7万/平还贵,一枝独秀。

  新北的房价3字头,可与杭州看齐,台中的房价和苏州差不多,2字头,台南的房价差不多是无锡的水平,坐1看2了。

  如果对标城市等级,台北可以算一线城市,台中是二线城市,台南是三线城市。

  因此,在城镇化率高达百分之八九十的台湾,除了台北以外,其他地区的房价并不算贵。

  02

  经济和政策

  台湾地区房价整体不算高,归结原因,一是台湾地区经济,这些年发展整体是停滞的。

  (注:107=2018年,108=2019年,109=2020年)

  过去的二十年,不仅是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也是台湾失去的二十年。

  根据台劳动主管部门统计,2000-2016 年台湾大学生毕业后平均起薪为26k-28k(人民币6000元上下),长达17年起薪几乎零增长。

  从产业结构看,拿得出手的产业,只有以台积电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而“代工”的本质决定了本身话语权不高,且十分依赖欧美客户订单。

  本土有实力的企业家老板带着资金和产能离开台湾,到广东福建等地开厂掘金,一批优秀的中产管理人员也跟着离开。

  经济停滞,人才和资金流失,使得台湾地区整个经济活力下降,房价的表现自然不佳。

  第二,台湾地区的房子在持有和交易环节都会征重税,帮助平抑房价。

  在持有环节,台湾地区的房地产税实际上被称为房屋税,属于地方税的一种。

  除了房屋税之外,在持有环节还有地价税。

  2016年1月1日,台湾地区重新调整地价和土地现值 ,两者平均上涨幅度分别达6.7%和30.54%。

  在交易环节,则多了遗产及赠与税。

  据统计,台湾省先后出台过奢侈税、豪宅税、囤房税、房地税合一等房地产税收政策,来打击囤房炒房。

  奢侈税,即对一年或两年内转卖非自用住宅及空地的投机行为,分别征收15%、10%的税费。

  豪宅税,将高级住宅与一般房屋分级课税,对豪宅转让征重税。

  如双北市售价逾8000万新台币、其他县市逾5000万新台币的豪宅,若不能举证买进成本,按实际转让价的15%征收所得税。

  换算一下,相当卖一套2000万人民币的豪宅,需要缴税300万豪宅税。

  调高房产税。通过修法,将非自住住家用房屋最低税率由房屋现值的1.2%调高至1.5%,上限由2%调高至3.6%。

  房屋现值由台湾各县市不动产评价委员会评估,按照房屋结构、用途、房屋总层数三个因素分别评定的,三年一次。

  台湾地区没有学区房的概念,交通便利反而被人们重视。最后结果就是路段越好的房子税越高,房越多越好税越高。

  16年出台房地合一制度,以房屋和土地获利所得合并课征,奢侈税同步退场。

  个人转卖自住房,小屋换大屋可拿回全额退税款,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换房时的交税负担。

  以上为台中市2019年税收收入,可以看出,房屋税大概占总比的13%,稳列地方税收第二名。

  03

  对我们的启示

  以下是大陆和台湾地区房地产税收对比,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一是税率不能太低,过低的房屋持有税对投资客的影响不大;

  二是对拥有多套住房的,要实行累进税率,不能实行单一税率;

  三是为了配合不同的经济与政策目的,要善于不断地进行税制调整。

  (2014年)

  台湾地区房产税开征时间早且经过多次修正,可以为我们即将启动的房地产税制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胡子说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