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技术产品、元宇宙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业主拒绝采用智慧技术的原因| 2022一奇智慧城市科技周精彩回顾

2022-12-21 14:41:17 和讯 

  如果人们不喜欢你的城市,就会搬到另外一个城市。

  2200亿美元,这是2022年世界杯,卡塔尔使卢塞尔成为“从沙漠中拔地而起的城市”的花费,其中智慧城市一项的投资额最高,达450亿美元。

  过去十年,智慧城市建设早已是城市化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关键一环,也是让居民生活更美好的重要手段。全球科技巨头和投资大佬也都热衷于智慧城市建设,这既为科技巨头的前沿技术提供了演习场与商业机会,也为投资机构及创业公司提供了超级回报。

  不可否认的是,在智慧城市领域,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已有900余个城市展开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预计,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达到25万亿元,较2016年翻20倍,属于在亿级蓝海赛道。

  2022年,智慧城市建设正经历从“建设”到“运营”阶段。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的“双碳”目标,都为智慧城市进一步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我们也在见证,城市道路更加智能,自动驾驶汽车进入现实;城市政务管理迅速更迭,“网上申请”成为办理常态;智慧“统治”的园区效率提升。

  2022年11月21——25日,一奇资本智慧城市科技周顺利举办。

  一奇投资于智慧城市科技,企业目标是让城市和城市经济体更宜居、更高效、更可持续发展。在投资领域,一奇聚焦智慧城市领域必需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和服务;同时,一奇也在布局长线投资,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智慧建筑,智能计算,智慧城市管理等行业服务,通过投资和共建,努力促进生态圈企业之间协同合作。

  此次智慧城市科技周聚焦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管理、智能计算、智慧建筑、全球智能投资趋势展望五大议题,汇集电力、能源、自动驾驶、物联网、地产科技、智慧建筑、可持续投资等各领域嘉宾。全方位展望智慧城市发展的动向,探索领域新的增长点。

  从讨论中,一奇向各领域企业和投资人抛出了一些尖锐问题:

  元宇宙技术能进入并影响到智慧城市还有多久?

  业主使用智慧能源、智慧建筑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智慧城市面临的挑战是隐私与安全吗?

  中国企业出海的挑战是什么?

  同时,在密集的思想碰撞之中,各位参与者也窥见到一些新兴趋势:

  组织变革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慧能源改革中重要的一步;

  ESG正在成为很多大型公司租购写字楼的重要衡量因素;

  数据迁移和服务将是国内数字化经济实施的一个难点;

  存量建筑就像石油和天然气一样,面临着搁浅的风险;

  智慧城市将是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

   

  1.智慧能源——大湾区零碳能源先行者

  首批近零碳排放社区试点项目达成以来,深圳正在成为近零碳的领先地区。与此同时,发展“北部都会区”写进了香港2022年施政报告中,在北部都会区中,与深圳接壤的港深科创园正积极吸引海内外科创企业入驻。未来,北部都会区将与广东省、深圳市、整个大湾区产生协同效应,资金、数据和人员等领域的流通同时加快,届时,新能源产业集群将发挥超越地理界限的限制。以下是该讨论主题中,嘉宾们的精彩发言。

   

  中电控股集团 –首席数字官AustinR Bryan:

  数字经济促成了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运营方式。一直以来,能源公司都是在发电、输电、配电和进行电力销售,今天已经是完全不同的环境,能源部门在与数字经济进行连接,通过合适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来实现,最终将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联系起来。

  中电在能源转型中最关注的就是数字化,数字化有助于提高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可视性和透明度。在那些存在机会的领域当中,数据中心与新能源汽车将颠覆传统的电力应用市场,数字化正在使其发生指数级增长。

  从传统经营模式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的方式是在组织中创造一种紧迫感,这种紧迫感迫使得大多数员工不得不改变。挑战在于理解新的组织比原来的部门会有更多创新带来的变化。简而言之,要么就做,或者被淘汰。

  中电源动集团 –总裁AlexKeisser:

  充电服务基本上是中电开发了超过五年的业务,有趣的是,客户目前对零碳解决方案的需求趋向于全链条服务,涵盖了设计 –建造 –运营 –融资,我们建立了由设备承包商和智能解决方案合作伙伴组成的网络,当中包括一奇资本。同时也在我们内部建立起包括设计、项目管理、运营及数字化团队,以便直接参与到合作项目中。

  在大湾区,我们主要聚焦投资三类项目:第一,在城市和工业园区,主要聚焦绿色电力、分布式网络和智能系统等;第二,建筑节能管理方面,为其提供全面的近零解决方案,包括建筑内部的能源管理、为建筑带来更多的绿色可再生能源;第三,零排放的交通工具。

  香港房地产科技协会 –常务董事潘海琳:

  阻碍业主使用智慧能源最大的障碍就是所谓的“商业论证”。很多传统的房地产企业或投资者要先证明智慧能源的经济价值,而一个新兴事物的投资回报率很难论证。所以根本上推动变革最大的障碍就是企业缺乏拥抱创新的思维方式,很多人将智慧能源改革方案视为推动符合上市规则、ESG披露要求的外部因素。当面对董事会进行商业论证时,做出变革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要改变的不仅是管理层的思维方式,还有整个组织的变革,很多组织都是非常庞大的,尤其是一个管理改革方案会影响到很多利益相关方,那创新一定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想呼吁的是,罗马不是在一天建成的,零碳排放也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

  南丰集团 –业务创新及共享价值主管刘家骏:

  作为业主,我们把ESG看作增值服务和租户差异化服务的一部分。事实上,如今这个趋势变得更加的激烈和严格。如果我们的建筑不够绿色、服务不够可持续,很多的跨国大公司不会入驻。根据我的经验,当我们和大公司租户合作时,他们会先给我们发来很多关于ESG的问题和要求,如果我们的建筑能够合规,他们才会和我们去=谈租金;如果没有,交易就谈不成。我们看到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英国,越来越多的租户在要求这样一些服务,这也成为了我们专业服务的一些先决条件。显然,这既是风险,也是机会。

  巴克莱银行–亚太区可持续和影响力银行业务主管陈维琳:

  在巴克莱,我们有一个可持续资本市场团队,他们专注于帮助客户向类似中电集团这样的大公司帮助其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通过发债的形式。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发行了绿色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我认为绿色债券最重要的一点,是债券收益必须要有一些特定的用途;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与企业自身制定的目标有关,若发债人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ESG指标与任务,利率则会上调。

  2. 智慧城市管理——“可编程”的城市

  人们对大规模的城市化往往又爱又恨。城市化让大部分人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包括城市空间不断扩大、资源流动加速,也迫使人们忍受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服务短缺、基层管理混乱等系列问题。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城市治理开辟了新路径,现代城市的运行都架构在软件和代码之上,这样的城市被称为“可编程城市”。可编程城市的代码软件,不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工具,它常常隐匿于某个数字系统或治理手段背后,如此提高着城市智能化治理的效率。以下是该讨论主题中,嘉宾们的精彩发言。

  德勤咨询 –元宇宙卓越中心主管合伙人王嘉华:

  元宇宙应用到现实世界,带来的体验主要是效率的提升。包括在元宇宙技术应用下的新型智慧城市将不仅仅侧重于数据的传输及管理,它将为智慧城市的各类参与者提供三维的全新交互体验,从而极大的提高智慧城市运行的效率。除此以外,元宇宙将创造全新的应用场景,并以此极大的开发各类城市的增长潜力。

  至于元宇宙技术能进入并影响智慧城市的时间,我认为大概需要2-5年。举例来说,芯片的计算能力在过去十年来提高了100万倍,远远超过了当时规划的100倍。短期看,苹果等头部公司会发布XR技术相关产品;长期看,6G的面世将极大推动的数据传输与通信能力,从而使元宇宙更早的到来。

  闪马智能 –联合创始人&COO姚唐仁:

  关于数字化如何赋能交通,重要的一点是构建数字化底座,建立多样的感知基础,如视频、雷达、红绿灯、诱导牌,在收集的数据基础之上,通过AI的计算与决策,从感知处理赋能至交互端,如人车协同、车路协同、安全秩序等场景。闪马在东部地区的智慧高速项目,通过智能终端收集到卡车等重型车辆的行驶轨迹数据,为客户提供了针对性的道路保养与翻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可能在某一刻突然演进,但是在2-5年内,智慧交通赋能城市治理的变化,落地到具体场景是渐进性的。比如在东部某城市,闪马的解决方案已经渗透在城市里的各个区,并每隔几个月进行一次优化。从未来来看,可能优先在东部沿海城市应用,随着基础设施与技术的完善,逐步渗透至全国。

  吉宝置业中国 –总裁黄良杰:

  在可编程城市中,我认为能改变城市的最大变量是数据。更多的跨越式连接平台,将促成城市管理者、居民等各界参与者们更顺畅的交流,从中产生更多的数据,这是更精准管理城镇的下一个里程碑。

  盛邦智慧城市 –首席业务拓展经理谢凯:

  把新加坡的城镇管理科技化、智能化、平台化,通过平台有效管理城镇,是盛邦过去三十年做的主要贡献,盛邦提供的平台分为居民反馈、承包商管理、资产管理,这三大板块能完全数据化,让承包商能有效为平台中的300多万居民服务。

   

  3.智能计算——生活在万物互联的世界

   

  随着移动用户数量增长逐渐放缓,笔记本、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终端出货增长遇到瓶颈,移动互联网红利开始见顶,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着世界范围内的万物互联成为时代热潮。物联网在技术革命中影响着生产生活的方式,也创造着巨大的社会与经济价值。细分领域方面,传感器、智能控制器、芯片、车联网等领域已经成为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厂商的国产化趋势也逐渐明显;在智慧城市方面,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领域的具体应用,为城市建设提供着坚实基础。种种围绕在生产、生活需求所持续进行的技术突破,让万物互联成为新的产业发展方向,也使人类在万物互联的世界生活得更好。以下是该讨论主题中,嘉宾们的精彩发言。

   

  研华(中国)工业互联网事业部 –总经理蔡奇男:

  整个物联网产业经过了十多年的泡沫化之后,已经进入到了稳定增长阶段。未来几年,我们会看到物联网的应用赋能各行各业。如今各种技术与场景需求的匹配度尤为重要,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工业互联网的重心在逐渐向边设备转移。原因是相较于To C单一的应用场景,复杂多样的To B场景使其对边设备的需求逐日增加,而边设备也承担了更多的计算任务,使计算任务不单单由云平台承担,海量数据也可以在边缘侧被更好处理。

  金山云 - CFO何海建:

  在数字底座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与海外的数字化需求趋同,但形式有所不同。海外客户倾向于使用SaaS与PaaS类的通用型服务,而国内更愿意使用特定的行业解决方案,来驱动数字化经济的落地模式,因为国内大部分企业客户是政府和传统经营企业。中国数字化转型需要“综合式”的云服务,国内客户需要云服务商进行前置式的服务引导,如咨询等,再配合云服务商传统的能力,才能使项目更好的落地,让数据产生价值,跟客户已有的生产环境相对接。

  关于中国企业出海的挑战,首先,我认为技术本身不是门槛,但是业务在实施落地期间,由于海内外当地法律法规、客户结构、商业模式的差异,数据的确权、隐私、存储和使用其实千差万别,这部分恰恰是国内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短板。所以企业必须在业务推演时做到各种场景的极致化,实现比较好的业务模型、确实能否产生利润,再决定是否推进。第二,出海企业不可避免会跟全球企业形成竞争,所以出海的挑战已经从管理、文化建设的问题,转移到维护海外业务的安全性问题。

  云启资本 –合伙人陈昱:

  云启资本在2021年做过调研,当时平均一辆整车自动驾驶系统的成本是4万美元,经过技术的迅速更迭后,自动驾驶进入量产阶段,芯片、传感器等硬件成本下降。进入2022年,云启调研的企业,整车自动驾驶系统的成本已降至4000美元,这是自动驾驶在商业化普及迈出的一大步。

  关于应对中国企业出海的挑战,我认为企业应该顺应海外国家的游戏规则,同时把自身当作全球化的公司,解决方案是在海外市场要建立当地人构成的团队,不能只依靠中国团队。

  浙江大学 –求是讲席教授李德纮:

  面对工业物联网中海量的数据资产,许多产业不知道如何利用、怎样利用,缺少相应的算力,这是行业当下很大的痛点,需要明确数据的最终用途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4. 智慧建筑——不再为“笨蛋”楼宇找理由

  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建筑是绿色转型的重要环节。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数据,建筑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消耗了全球40%的能源,是碳排放“大户”。可以发现,伴随着智能城市正在从“粗放增长”到注重“绿色低碳”过渡,建筑方面也在推动建筑电气化、提升建筑能效,实施覆盖“设计、建造、运营、拆除”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管理。不论是从运营端还是建设端,建筑的智能化是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未来,智慧建筑是智能城市的基石。以下是该讨论主题中,嘉宾们的精彩发言。

  奥雅纳–全球数字服务总监WillCavendish:

  经过多年的论证,智慧建筑终于从边缘走向主流。人们开始对智慧建筑的设计、开发与制造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与资源。世界上如今很多国家智慧建筑能力和解决方案的发展,很大程度是由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监管机构推动。在这个过程中,奥雅纳发现,存量建筑就像石油和天然气一样,面临着搁浅的风险。如果建筑物的碳排放量超出了监管的范围,就成为搁浅的资产。随着碳排放法规的收紧,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有可能会在未来20年搁浅,这也极大地驱动着建筑行业变革。

  当下阻碍业主等各方使用智慧建筑的挑战,我认为是技术、社会、文化方面的挑战。在运行智慧建筑的时候,需要打破建筑业主和管理公司过去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比如,设施管理人员、安全人员、后勤人员与楼层规划人员的管理系统都是分开的。所以,迈向智慧建筑需要技术投资和技术能力,也需要社会和文化管理的变革,和楼宇相关的一切组织架构、供应商厂家,必须要经历这样一些变革,才能够充分获得智慧技术的全部的好处。

  太古地产–科创发展及投资总监施维升:

  关于认可付费使用智慧建筑的场景,太古地产首要关注的是客户的体验,确保客户在环境中感觉舒适,同时有足够高的工作效率。还要保证物业在恰当的时间进行维护,避免制冷制热设备出现问题,避免会出现电梯或其他设备的故障。除此之外,比较关键的一点是除租户之外的资产管理者、周边的社区居住者,我们在谈论这个话题时,一定要把用户的定义和类型扩展开。

  港铁公司–全球创新部门总经理黄伽卫:

  港铁开始尝试使用技术让物业更智慧,我认为企业都有广泛的意愿去尝试新事物,问题在于这件事是否具有财务的可持续性,是否有正确运作的模式。

  奥智元 –代理CEO彭沛然:

  众多业主和开发商拒绝采用智能技术的最大阻力就是成本,至于业主更愿意付费的三个场景,分别是:降低能耗、通过ESG报告来增加收入、确保所有物联网设备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最新技术。

   

  5. 全球智能投资趋势展望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智慧城市的投融资风头盛行。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生的天使轮、A轮和A+轮融资,总次数高达95起,战略融资高达93起。一奇资本创始人谭秉忠认为,“智慧城市将是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在智慧城市的赛道里,新经济公司、传统上市公司、国资企业都在通过战略合作或者投资并购的方式积极布局自己的产业生态。巨大的产业链不是单个企业或行业可以独自完成的,需要整个生态有效的资源整合。同时,在数据价值挖掘与数据安全保护的矛盾之下,“隐私计算”也应运而生。以下是该讨论主题中,嘉宾们的精彩发言。

  商汤科技 –战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王康曼:

  鉴于目前的形势,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一旦人们习惯了技术,就很难回到以前了,智慧城市也是同样的道理。举例来讲,消防、自然、交通如果出现状况,原本在人工监控的状态下,需要通知对应的部门;而AI监测不需要人力来监测,让人不再困于查看问题,而是解决实际问题,明显是一个效率更高的城市。在普及率方面,中国所有摄像头只有不到2%是AI赋能的,所以智慧城市的这个领域仍然有很大的潜在市场增长空间。

  在智慧城市真正改善人类生活方面,中国的普及率领先于其他国家,且效率更高。类似“巴黎圣母院起火”的事件在中国永远不会发生,随着城市更智慧,探测器可以马上知道起火的时间和地点。除了中国以外,韩国、新加坡、中东这些地区也在迅速普及智慧城市相关的科技。

  维智科技 –创始人&董事长陶闯博士:

  中国是智慧城市科技公司最大的试验田,对于整个领域的挑战方面,很多人会谈论隐私和安全的问题,但中国在数据使用和安全方面制定了完善的条款。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建设数据交易中心的国家之一,通过制定法律去鼓励政府机构和公司之间的数字流通,而且是用安全的方式,以此来推动数据产业以及AI公司的发展。

  麦肯锡 –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JonathanWoetzel:

  在智慧城市领域,麦肯锡正在建立风险投资组合,与我们的咨询和研究密切相关。我们发展智慧城市发展最大的推动力,就是渴望为一个美好的世界去奋斗。

  瑞银集团–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大中华区股票主管李智颖:

  智慧城市包括了六个非常重要的基石,即智慧连接、智慧治理、智慧服务、智慧自动化、智慧健康、智慧出行,这些领域都有潜在投资机会。例如围绕智慧连接的很多讨论,都是如何使用数据、AI等等,但其实它的核心支柱是5G,所以目前三大运营商的业务增长点在云计算领域,他们是建立智慧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一奇资本 –创始人&CEO谭秉忠:

  智慧城市将是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这是一奇资本关注该领域的原因。我个人已经从事超30年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最近20年当中,我见证了互联网的崛起,如今巨大的市场是“城市互联网”。除了互联网行业的高增长,大量的基础设施、大量的新建城市都是中国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的成功要素。

  在未来,城市其实是一种技术产品,每个人都会通过自己的偏好而作出选择,城市之间会有很多竞争。城市将会毫无选择,只能通过变得更为智慧来应对挑战。因为如果人们不喜欢你的城市,就会搬到另外一个城市。

  

(责任编辑:徐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