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商地产陷入“缺钱又少地”两难之境?

2020-09-15 10:36:06 和讯名家 

  媒体关注

  今年2月10日,全球著名评级机构穆迪调低了正商的评级,将正商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正商地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

  关于评级下调原因,穆迪助理副总裁兼分析师Celine Yang表示:“展望调整为‘负面’反映了我们的预期,即在未来6-12个月,正商集团的信用指标可能会恶化至目前评级疲弱的水平。主要由于对正商集团现金流放缓(主要是现金回收周期延长的结果)存在担忧,以及该公司实现业务增长计划的能力受到限制。”

  1995年成立的正商地产,常年稳坐郑州“销冠王”宝座;2015年通过收购香港恒辉股份实现借壳上市,打开资本市场大门;2018年,销售额正式踏入500亿俱乐部。妥妥的区域型中小房企的标杆!

  从2013年开始,正商开始转向高端地产,重视“产品+服务”,专门从日本聘请顶级设计师,并实行“设计师项目全程负责制”。随后,善水上境、祯瑞上境、珑水上境、珑湖上境等高端项目相继引爆市场,目前正商已经是郑州最负盛名的高端住宅板块“北龙湖”最大的开发商。

  2019年,正商地产销售额510.6亿,同比增长5.45%,其中郑州占比54.6%。

  然而,盛名之下的正商地产却存在着债务承压、现金流枯竭、业务增长放缓、土储薄弱等诸多问题。

  债务承压

  截至2019年,正商实业的总资产已由2016年收购之初的36.98亿元增至519亿元。在正商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正商实业的资产负债率也在不断走高,从2016年的68.71%直升至2018年的97.17%,而在2019年末该指标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持续在92.81%的行业高位。

  这似乎决定了正商实业每年的偿债工作均不轻松。在2019年利用高息海外债完成了债务置换后,正商实业在2019年末现金流有所缓解,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此前的6.73亿元提升至约32亿元,但与其2020年154亿元的待偿负债相比,依然有巨大的差距。

  薄弱的土地储备

  据统计,正商集团2019年底的的土地储备只有540-570万平方米(不包括安置房用地),这样的土地储备规模只能支撑正商集团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不到两年。

  高达92.81%资产负债率制约着正商实业进一步融资,但薄弱的土地储备又不得不加快拿地,正商实业可谓进退两难。为了支持业务增长,公司不得不加速收购土地,进而增加其债务融资需求。2020年正商实业及其债务水平还将继续攀升。

  未来,正商实业如何解决现金流短缺、土地储备、降低杠杆、毛利下滑等诸多问题。

  正商实业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曾表示:“2020年公司计划投入140亿拿地,50%-60%用于旧改,另外一部分用于招拍挂。在区域布局上,重点仍在郑州及周边城市,并加大在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布局住宅开发。”

  然而截至2020年上半年,正商实业的拿地金额合计不到20亿元,而在旧改方面,目前也还没有动作。

  频繁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

  根据天眼查APP显示,自2009年以来,正商置业累计被列为“被执行人”69次,其中,自2018年7月以来逐渐进入波峰,据统计,仅在2019年5月一个月时间, 正商置业列为被执行人的次数便达到41次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正商刚刚进入“高峰期”之时,2018年8月,创始人张敬国亦将正商置业的法人交于总经理张国强。如今,随着再次密集出现“被执行”,正商置业以及“新法人”张国强双双被法院“限制高消费”。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对企业品牌和市场形象肯定会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推广和销售,甚至对供应链上的合作关系也会有影响。

  显然,这对于资金链本就紧张的正商集团来说,又是一场考验。

  政策调控加严、融资收紧

  从18年开始,房地产新一轮严厉调控周期开启,后续恐怕再无牛市,楼市行情整体较差,融资收紧。所以,对于正商来说,未来要想扩张,无疑是难上加难!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访网原创。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季丽亚 HN00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