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方式都变了 成本优势这样的底层增长逻辑还在吗?

2022-07-07 09:47:06 家电魂 微信号 

      【题记】

要站在未来的角度审视行业的历史性变革,把握好历史发展的趋势。如果仍然停留在过去,那么永远都绕不出这个困局而踌躇不前。

晋宁||撰文

很多家电厂商,家电人,很困惑,怎么都想不通,经济不是这几年高速发展了吗?国家经济实力不是强大了吗?居民购买能力不是提升了吗?而我们的生意却怎么像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呢?

特别是像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内卷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家电产业在这些地方已经没有发展出路。好在中国的市场足够大,东南沿海市场内卷了,还可以往内地转,往更偏远的地方转。国内的消费不都是先从东南沿海起步,再向内地扩散的吗?

从宏观历史的角度上来看,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内经济总体上发展脉络,就是发达经济体曾经经历的,也是发展中经济体正在经历的。百度做搜索,走在前面的是谷歌,腾讯切的社交,走在前面的是脸书(Facebook),阿里搞电商,走在前面是亚马逊。你以为他们是在创新!不是,他们只是把发达经济体经历的复制过来而已。

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就不能站在当下的角度去做预测,而是要站在5-10年后来回看现在,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不是聪明,而是懂得时间,是用未来的眼光看世界。未来一直都在,只不过分布不均。

家电产业也是一样,有眼光的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能意识到生活必定是一步步要升级的,家电品最终也是要在国内普及的。海尔、格力、美的、海信、TCL、创维、格兰仕等家电品牌,不都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崛起的吗?

在当时,可能谁都看不清,只知道是机会,只知道有市场,只知道能够赚钱,稀里糊涂产业就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中国。最基本的就是国内有足够多的需求,市场空白就意味着有足够广阔的市场。并且能够伴随经济增长而纵向深化,也就是现在的消费与产业升级。

国内家电产业的发展壮大,我们一直在说是引进、模仿、学习、创新,形成自己的全产业链,其实本质与百度走谷歌的路是一样的,这完全是全球产业转移的结果。家电产业从欧美、日本、韩国转移到中国,底层逻辑就是中国有成本优势,有巨大的市场在兜底,家电产业才从成本高的欧美、日韩转移过来。

不过现在国内市场已经完成普及,从拥有的角度市场已经是饱和,量的继续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如果,我们再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国内内卷已经没有空间,但全球还有更广阔的市场。像欧洲、非洲、南美、中东,家电的普及水平还很低,有足够的市场。

就会有人问了,站在现在看清了当年家电产业从欧美、日韩转移到中国,那么站在10年20年之后看,中国的家电产业会不会也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非洲、拉美呢?

回答这个问题,是要与历史作比较,看看现在与当年是不是一样。当年,家电从全球其他地方转移到中国,是因为中国不仅劳动力成本低,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一个消费极度增长的市场。增长的逻辑在于成本优势,在于消费市场大的优势。

现在,虽然中国从增量市场进入到存量市场,成本优势也逐渐消失,那么家电产业会会重演当年从日韩转移到中国的一幕吗?家电魂以为不可能,一方面中国市场仍然很大,任何一个单一市场都无法取代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增长逻辑由原先的成本转向产业链,中国家电产业链的优势也是任何国家区域无法取代。

未来的全球家电产业的重心仍然会在中国,而现在家电厂商遭遇的种种困难,恰恰是转型升级的阵痛,那些不具有产业链优势的企业,将会在这一浪潮中被清洗出局。而对于商流企业来说更为复杂,互联网、新物流带来的流通改变,对家电格局将进行重置。

面对这一切,阵痛是必然会经历,任何企业都逃不过。长时间反复的疫情和全球因地缘冲突导致的不确定性增多,只是加剧行业转型的阵痛,但绝不会改变历史的走势。对此,厂商们还是要站在未来的角度审视行业的历史性变革,把握好历史发展的趋势。


(责任编辑:常丹丹 HO01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