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资产模式的确幸时代”这句主题词点出了绿城管理的发展势头,在房地产行业低迷的背景下,绿城管理以逆势增长的亮眼业绩拉开2022年半年财报季的大幕。
根据财报,2022年上半年,绿城管理实现总营收12.59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毛利6.35亿元,同比增长23.7%;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33.4%。由此可见,不仅收入保持正向增长,绿城管理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截至2022年6月30日,绿城管理合约项目总建筑面积9430万平方米。管理层表示,今年代建合约面积会超过1亿平米,更多项目将在未来两三年进入建设阶段,未来的业绩增长具备确定性。
毛利率创新高
根据财报,2022年上半年,绿城管理的综合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2.9个百分点至50.4%,创下近五年新高。
这样的业绩表现基本符合外界预期。中金在报告中称,上半年,绿城管理的净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主要系成本管控、浙江熵里并表等推动商业代建毛利率提升、其他收入快速增长等因素所致。
公司的管理层在7月28日上午举办的业绩会上表示,收购浙江熵里带来了较好的回报。根据财报,上半年浙江熵里对净利润贡献约6230万元。对于未来的收购计划,公司表示,对于基础物业部分不太会收购,但在运营端对主业有赋能的部分,在有别于传统物管领域,未来会考虑收购。
从收入占比来看,根据财报,2022年上半年,商业代建、政府代建和其他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60.73%、30.30%、8.94%,其中,政府代建增速高达73.51%,连续两年保持高增长,是业绩的最大亮点之一。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根据中金研报,商业代建毛利率同比提升4.6个百分点至49.7%,主要系公司加强成本管控、优化管理模式等所致;政府代建毛利率较去年全年提升1.3个百分点至42.2%,主要系省外项目前期团队建设成本有所下降,项目逐步贡献收入。
对于政府代建业务的快速增长,管理层表示,一方面,公司去年开始加大政府端的拓展,今年实现了收入增长;另一方面,行业处于下行周期,政府加大保障性物业的建设,这两个原因促成了政府代建实现逆周期增长。
在政府代建方面,公司在业务层面也有创新,比如,给部队和军方做代建,还进入城市更新及产业园区等业务。截至今年上半年,绿城管理已布局6省份,并首次进入四川、重庆和安徽。
此外,根据财报,绿城管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达3.63亿元,公司无负债且现金流充足。对于此前外界担心的应收账款情况,管理层表示,应收款项没有受行业影响出现延期支付现象。
至于原因,公司表示,主要是因为政府在监管和投资方面有前瞻性布局,在地产下行过程中,主动做投资,同时公司主要选择财政实力比较强的地方政府进行合作,公司对账期的管理也很高效,一年内账期占比超过90%。
断供潮下的新机会
虽然房地产市场仍非常低迷,行业发展遭遇了较大的挑战,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行业的困境,就意味着新的结构性机会。
由于楼盘无法按期交房,引发了业主的断供潮。根据德邦证券统计,2021 年房地产项目停工率约为 6.6%,除 2020 年外,2018 年以来每年总停工在 4-5 亿平之间,2020 年因疫情冲击,当年总停工达到 6.84 亿平。
这直接导致涉房涉地类不良资产快速增长,而纾困项目需要债务重组、品牌焕新、供应链重整等服务内容,代建企业能够良好地匹配这类业务需求,为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等提供专业开发及咨询服务。
另一方面,政府代建未来将呈现增长趋势。绿城管理层预计,未来由政府主导的保障类租赁住房建设占比将持续提升。
公司在财报中表示,全国多个城市已出台措施提升保障性住房筹建规模,除传统安置房外,公租房、人才公寓、共有产权房等多种新业态保障性住房建设需求增多,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市政配套设施等多元城市服务业务机会快速提升。
此外,多轮集中供地结果显示,国企、地方城投拿地比例提升,加之其既往发展中积累了较多存量建设用地,该类土地拥有人需要专业的代建服务商帮助完成高质量开发目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基于上述机遇,2022年上半年,绿城管理新拓业务保持逆势增长。根据财报,新拓代建项目的合约总建筑面积达1320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约9.9%,其中政府、国有企业委托方及金融机构占比约70%;新拓代建项目代建费预估40.6亿,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6.1%,其中政府、国有企业委托方及金融机构占比约60%。
据中金观察,绿城管理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自2021年四季度开始启动,上半年来与多个政府、国企及金融机构合作,针对纾困类项目的前、中、后期,对并购类、重组类以及破产重整类项目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业务赋能及业务模式,保障不良项目的未来交付。
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管理层表示,今年代建合约面积会超过1亿平米,对代建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截至2022年6月30日,绿城管理于中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107座主要城市拥有390个代建项目,合约项目总建筑面积9430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12.3%;在建面积4480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2.7%。
从布局来看,绿城管理在主要经济区域持续保持较大比重,包括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成渝城市群等。根据财报,公司在上述区域的合约项目预估总可售货值达人4400亿,占整体可售货值的75.1%,其中,长三角经济圈占31.9%,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群占24.4%,珠三角经济圈占16.7%,成渝城市群占2.1%。
“从存货结构来看,当期收入44.8%来自于在建项目,更多项目将在未来两三年进入建设阶段,未来的业绩增长具备确定性。”管理层表示,目前接单不是问题,关键是处理订单的能力,现在公司主要布局长三角、环渤海等核心区域,未来会向发展潜力较好的成渝区域倾斜。
中金认为,绿城管理有望在地产开发供给侧变革中抓住更多市场机遇,延续稳健成长,预计净利润有望在2021-24年实现三年维度25%-30%的复合年化增长。基于此,该机构维持绿城管理“跑赢行业”评级。
花旗也表示,绿城管理仅20%的收入与房地产销售直接相关,将继续受惠于房地产投资与开发分离的结构转型,以及政府部分及国企不断增长的项目管理需求,公司利润年复合增长30%的目标可以实现。
花旗预期,至2024年,绿城管理毛利率可提升至48%至51%,净利润率提升至26%至29%。该机构将绿城管理目标价从8.12港元微升至8.2港元,评级买入。
最新评论